脚踝处发凉是什么原因

7934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脚踝处发凉可能由血液循环不良、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原因引起。脚踝发凉通常表现为局部温度降低,可能伴随麻木、疼痛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保暖、药物或手术治疗。

1、血液循环不良

久坐久站或寒冷环境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脚踝局部温度下降。这类情况可通过热敷、抬高下肢、穿戴保暖袜改善。若长期存在需排查深静脉血栓,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塞通软胶囊等抗凝药物。

2、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时,可能影响脚踝温度觉传导。患者常伴针刺感或蚁走感,需控制原发病并配合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严重者需进行神经减压手术。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表现为四肢末端发凉。可能伴随乏力、体重增加,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可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并增加富含硒的海产品摄入。

4、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肢体远端供血不足易发凉。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配合维生素C片促进吸收。日常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

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时,脚踝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伴发凉。需通过血管超声确诊,轻症可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重症需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吸烟及高脂饮食。冬季注意脚踝保暖,穿宽松鞋袜避免压迫。若持续发凉超过两周或伴随溃疡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血管造影、肌电图等专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足部皮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