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出疹子是怎么回事

1.41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发烧出疹子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过敏、幼儿急疹、川崎病等原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发烧伴皮疹的常见原因,如麻疹、风疹、手足口病等。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同时病毒毒素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刺激皮肤出现斑丘疹或疱疹。麻疹表现为高热3-4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向全身扩散;风疹皮疹呈淡红色,发热1-2天即出疹。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隔离避免传播。

2、细菌感染

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可引起特征性皮疹,细菌产生的致热原和毒素共同导致发热与皮肤病变。猩红热表现为突发咽痛高热,12-48小时内出现弥漫性细小丘疹,压之褪色,伴有草莓舌。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疗程需足量完成。严重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需住院静脉用药。

3、药物过敏

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导致药疹伴发热,属于IV型超敏反应。皮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可为麻疹样、荨麻疹样或固定性药疹,严重者可出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抗组胺,严重者需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重复使用致敏药物。

4、幼儿急疹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多见于6-24月龄婴幼儿,表现为持续3-5天高热后体温骤降,同时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1-3天自行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可酌情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无须抗生素治疗。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补充足够水分。

5、川崎病

川崎病是儿童期血管炎性疾病,表现为持续5天以上高热,伴双眼结膜充血、草莓舌、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等症状。冠状动脉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治疗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需加用双嘧达莫片。发病初期易误诊为普通感染,家长发现患儿持续高热伴皮疹应及时就诊心血管儿科。

发热出疹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出现嗜睡、抽搐、皮疹渗液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观察有无脱皮、关节痛等后期症状,定期随访相关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