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哺乳期乳房突然疼痛可能与乳腺导管阻塞、乳腺炎、乳汁淤积、乳头皲裂或乳腺囊肿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姿势、药物治疗、排空乳汁或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哺乳期乳腺导管阻塞通常由乳汁排出不畅导致,表现为乳房局部硬块伴压痛。可能与哺乳间隔过长、文胸压迫或哺乳姿势不当有关。建议增加哺乳频率,哺乳前用温毛巾热敷5-10分钟,配合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的轻柔按摩。若24小时内未缓解,需就医排除乳腺炎。
乳腺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常伴随乳房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可能通过乳头破损处入侵。轻度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同时继续哺乳排空乳汁。若形成脓肿需穿刺引流。
乳汁未及时排空会导致乳腺小叶膨胀压迫神经,引发胀痛。常见于哺乳初期或突然断奶时。建议定时哺乳,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避免过度涨奶。冷敷可缓解肿胀,卷心菜叶外敷也有一定效果。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乳头皮肤破损会引发锐痛,多因婴儿衔乳姿势错误造成。每次哺乳后涂抹羊毛脂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哺乳时先让婴儿吸吮健侧乳房,纠正含接姿势确保包含大部分乳晕。使用乳头保护罩可减少摩擦,严重皲裂需暂停哺乳1-2天。
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疼痛,超声检查可确诊。较小囊肿通常无须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哺乳期间避免穿刺治疗,必要时使用乳癖消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哺乳期出现乳房疼痛需保持规律哺乳,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症状。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预防感染。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伴发热,或发现乳房皮肤发红、硬块增大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查乳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日常可学习正确手挤奶方法,掌握乳房自检技巧,产后42天应进行乳腺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