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湿热可能由下焦湿热、饮食不节、外感湿热、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热利湿、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下焦湿热是中医术语,指湿热邪气积聚于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小便短赤、排尿灼热、小腹胀痛等症状。治疗需清热利湿,可遵医嘱使用八正颗粒、三金片等中成药。日常避免久坐憋尿,适当饮用玉米须茶帮助利尿。
长期嗜食辛辣油腻或过量饮酒易酿生湿热,湿热下注膀胱可导致尿频尿急。典型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痛、尿液浑浊。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辣椒、烧烤等刺激性食物,增加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热淋清颗粒辅助治疗。
暑湿季节或涉水淋雨后,湿热邪气从体表侵入,循经下注膀胱。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尿痛、排尿不畅伴发热恶寒。治疗以解表化湿为主,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配合车前草代茶饮。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避免湿衣久着。
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或尿道炎属于湿热证范畴,多表现为尿急尿痛、尿液有异味。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期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病原体排出。
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型患者会出现尿后滴白、会阴部坠胀感。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大前列腺。治疗需配合前列腺按摩和物理疗法,药物可选择癃清片、宁泌泰胶囊等。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的运动,性生活保持规律适度。
膀胱湿热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优先选择白茅根、淡竹叶等代茶饮。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绿豆、赤小豆等利水食材。避免熬夜和情绪紧张,规律作息有助于气机调畅。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尿、发热时需及时就医,禁止自行长期服用清热类药物以免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