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HIV感染者可能出现流鼻血症状,但并非特异性表现,通常与免疫抑制或合并症相关。HIV感染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或机会性感染,进而导致鼻腔出血。
HIV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步下降。当CD4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机体易出现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凝血因子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HIV感染者常见的血液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牙龈渗血或反复鼻出血。部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也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间接增加出血风险。
晚期HIV感染者可能合并巨细胞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机会性感染,这些病原体可直接侵袭鼻腔黏膜血管。卡波西肉瘤作为HIV相关恶性肿瘤,若发生在鼻咽部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合并肝病或维生素K缺乏的感染者,因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可能出现顽固性鼻出血。
HIV感染者出现反复或大量鼻出血时,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CD4细胞计数检测。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若合并高血压或使用抗凝药物,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所有HIV感染者均应规律接受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免疫状态和病毒载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