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常规有潜血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手术切除、休息等方式缓解。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尿潜血阳性,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感染控制后尿潜血通常会逐渐消失。
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尿潜血阳性。患者可能伴有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治疗时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辅助治疗。
肾小球肾炎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尿潜血阳性。患者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时需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雷公藤多苷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需限制盐分摄入。
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可能导致尿潜血阳性。患者可能伴有无痛性血尿、消瘦等症状。确诊后可根据肿瘤性质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肾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一过性尿潜血阳性,属于生理性现象。这种情况通常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休息1-2天后复查尿常规,潜血多可自行消失。建议运动前后适量补充水分,避免过度运动。
发现尿常规有潜血时应避免过度紧张,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建议及时复查尿常规,必要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嘌呤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女性应特别注意经期避免进行尿常规检查,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