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2岁宝宝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可通过生活护理、雾化治疗、口服药物、中医调理、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反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宝宝咳嗽症状,可使用加湿器或将热水放在安全位置增加湿度。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少量多次喂温水或母乳。避免接触二手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减少外出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宝宝睡眠时抬高头部,有助于减轻夜间咳嗽。
雾化吸入治疗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特布他林是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雾化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次治疗时间约10-15分钟,治疗后需清洁面部并漱口。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如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口服液需谨慎使用,2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中医认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多属外感咳嗽,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等中成药。推拿按摩特定穴位如肺俞穴、天突穴等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调理方面,可适量食用梨汁、白萝卜汤等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对于病情较重、出现脱水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可能需要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输液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或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静脉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呼吸状况及精神状态。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或停药。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受凉和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