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诊疗需重点关注急性期溶栓时间窗、病因分型评估、并发症预防及康复介入时机。诊疗流程包括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取栓术、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危险因素以及早期康复训练。
发病4.5小时内符合条件者需紧急评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症。溶栓前需排除近期手术史、活动性出血等禁忌证,同时监测血压血糖。溶栓后24小时内禁止使用抗凝药物,密切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倾向。溶栓成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快速改善,失败时需考虑桥接血管内治疗。
大血管闭塞患者发病6-24小时需进行多模影像评估,符合DAWN或DEFUSE-3标准者可考虑机械取栓。术后需监测再灌注损伤相关脑水肿,控制收缩压低于180mmHg。取栓后血管再闭塞概率较高,需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注意穿刺部位血肿预防。
非溶栓患者发病后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双抗治疗,持续21天后改为单药维持。存在消化道出血高风险患者需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胃黏膜保护。抗血小板期间需定期检测便潜血及血小板计数,出现皮肤瘀斑需调整用药方案。
急性期后需完善颈动脉超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病因。高血压患者应逐步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优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等长效制剂。糖尿病患者需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合并房颤者需根据CHA2DS2-VASc评分决定是否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
生命体征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等预防挛缩。吞咽障碍患者需进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评估,采用冰酸刺激配合吞咽训练。言语障碍建议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运动功能障碍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康复介入越早功能恢复越好。
脑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维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mg以下,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血脂四项。出现新发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二级预防用药不可擅自停用。家属应学习识别卒中早期症状,掌握急救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