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夏季养生需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饮食调节、作息规律、运动适度及情绪管理五个方面。
夏季高温易导致中暑,外出时应避开正午时段,选择透气衣物并佩戴遮阳帽。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避免直吹。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补充电解质,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需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夏季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冬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菜,以及西瓜、草莓等时令水果。避免过量食用冰镇食品,冷饮与热食间隔30分钟以上。脾胃虚弱者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腹泻时可用蒙脱石散等药物缓解。
建议晚睡早起顺应自然阳气,午间安排20-30分钟小憩。睡前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卧室可使用遮光窗帘。长期失眠者可遵医嘱使用枣仁安神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1小时。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立即冲冷水澡。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监测心率,运动时携带硝酸甘油片等应急药物。
高温易引发烦躁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室内摆放绿植或使用薰衣草精油有助于舒缓心情。焦虑症状持续者可咨询心理医生,必要时短期使用解郁安神颗粒等疏肝理气类药物。
夏季养生需注意个体差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果摄入量,高血压患者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日常可按摩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增强体质,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是夏季养生的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