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完血后要注意什么

2.1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献血后需注意保持针眼处清洁、避免剧烈运动、补充水分与营养、观察身体反应、保证充足休息。献血后24小时内应避免提重物或高空作业,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铁与蛋白质的食物。

1、针眼护理

献血后需用无菌敷料按压针眼5-10分钟,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抓挠。若出现局部淤青,可间隔冷敷处理。穿刺处愈合前不宜游泳或泡澡,防止感染。

2、活动限制

献血后8小时内禁止驾驶高危作业车辆,24小时内避免篮球、长跑等剧烈运动。建议静坐休息30分钟后再离开献血点,起身时动作缓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次日可恢复轻度活动如散步。

3、饮食调整

献血后4小时内需饮用500毫升以上温水,之后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可适量进食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富铁食物,搭配橙汁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促进铁吸收。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

4、异常监测

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平卧并补充糖分,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观察尿液颜色,持续茶色尿可能提示溶血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献血相关循环过度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等。

5、恢复周期

全血捐献者建议间隔6个月以上再次献血,单采血小板捐献间隔期为2周。献血后睡眠时间应保证7-8小时,避免熬夜。血红蛋白水平通常2-4周恢复,可通过血常规复查确认。

献血后两周内应避免高温作业或重体力劳动,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饮食中可增加红枣、黑木耳等辅助补血食材,但无需过度进补。如出现持续乏力、头晕等症状超过3天,或针眼处红肿渗液,应及时至医疗机构检查。定期献血者建议每年进行铁代谢指标检测,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