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胃癌镜下切除术术前需完善胃镜评估与病理活检,术中需注意肿瘤边界定位与操作规范。术前准备主要有禁食准备、凝血功能检查、麻醉评估、胃镜复查确认病灶、停用抗凝药物,术中操作需注意黏膜下层注射、整块切除、创面处理、标本固定送检、术中止血。
术前8-12小时需严格禁食,4小时禁水,避免麻醉时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胃内残留食物可能遮挡病灶视野,增加手术难度。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防止禁食期间低血糖。术前1天建议进食低渣流食,减少胃内残渣。
需完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评估出血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者,需提前5-7天停药。肝硬化患者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需术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术中电凝止血效果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需评估心肺功能及麻醉耐受性,高龄或合并慢性病患者建议完善心电图、肺功能检查。静脉麻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平稳。麻醉苏醒期需警惕呕吐误吸,术后2小时内保持侧卧位。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者可能需调整麻醉方案。
术前1周内需复查胃镜明确病灶范围,通过靛胭脂染色或窄带成像确定切除边界。早期胃癌可能表现为黏膜发红、微凹陷等细微改变,需多角度观察。超声胃镜可辅助判断肿瘤浸润深度,若超过黏膜下层深层需考虑外科手术。多发灶需标记定位。
术中在病灶边缘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或透明质酸钠,形成液体垫分离黏膜层与肌层。注射需均匀饱满,使病灶隆起便于完整切除。注意避开血管防止血肿,注射后等待3分钟使液体充分扩散。巨大病灶可能需分次注射维持隆起效果。
术后需流质饮食3天后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监测肿瘤复发,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胃镜及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