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发烧晚上更厉害可能与人体昼夜节律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免疫反应增强等因素有关。体温调节受下丘脑控制,而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皮质醇水平降低、炎症因子释放增多等生理变化可能共同导致发热症状加重。
人体核心体温在一天中存在自然波动,通常下午至傍晚达到峰值,夜间逐渐下降。但发热状态下这种节律可能被打破。夜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管扩张促进热量散发,但感染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E2会重置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使散热减少产热增加。同时褪黑素分泌高峰与免疫细胞活性增强重叠,白细胞介素1等致热因子释放增多,可能放大发热反应。平卧体位还会减少体表散热效率,被褥保温作用也可能加剧主观发热感。
部分特殊感染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确实存在夜间发热加重的特征,这与病原体活动周期相关。免疫缺陷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能因皮质醇昼夜分泌紊乱出现更显著的夜间发热。儿童中枢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在呼吸道感染时也常见夜间体温骤升现象。这些情况需结合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明确病因。
建议发热期间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度保暖。可监测记录全天体温变化曲线供医生参考,若持续三天以上夜间高热或伴随意识改变需及时就诊。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但不宜用酒精擦浴等强制降温方式,以免扰乱机体免疫应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