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儿童胸口疼可能由肌肉拉伤、胃食管反流、肋软骨炎、呼吸道感染、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干预。
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胸壁肌肉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家长需避免儿童继续运动,可热敷患处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肿胀,需就医排除肋骨骨折。常见治疗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抗炎药,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饮食不当或贲门功能异常可能引发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出现烧灼样胸痛。儿童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家长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辛辣食物,睡前2小时禁食。临床常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控制胃酸,需经儿科医生评估后使用。
病毒感染或反复轻微创伤可导致肋软骨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前胸壁局限性肿痛。家长可帮助儿童保持患侧制动,局部热敷缓解症状。急性期可能需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非甾体抗炎药,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肺炎或胸膜炎等疾病可能引发牵涉性胸痛,多伴有咳嗽、发热等表现。家长需监测儿童体温变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支原体感染需选用阿奇霉素颗粒。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需立即急诊处理。
心肌炎、心包炎或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前区闷痛,常伴随心悸、乏力。家长发现儿童活动后胸痛加重或面色苍白时,应立即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方案,病毒性心肌炎可能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严重心律失常需使用胺碘酮注射液。
日常需注意观察儿童胸痛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时防护不足。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骨骼发育。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儿童健康体检,先天性心脏病高危人群需定期心脏超声复查。胸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记录疼痛特征,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病史和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