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高效氯氰菊酯对人体可能造成皮肤刺激、神经系统损害、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症状及呼吸系统影响。该杀虫剂主要通过皮肤吸收、误食或吸入途径进入人体,接触后需立即采取应急处理并就医。
直接接触高效氯氰菊酯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感或瘙痒。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继发感染概率。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避免抓挠刺激。若出现水疱或溃烂,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时需就医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可干扰神经轴突钠离子通道,引发头痛、肌肉震颤甚至抽搐等神经毒性症状。职业暴露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急性中毒需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抽搐,同时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毒性,所有处理必须在医疗机构监护下进行。
部分人群对菊酯类物质存在特异性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Ⅰ型超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出现皮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发生呼吸困难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并急诊处理。职业暴露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过敏原筛查。
误食含高效氯氰菊酯的污染物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刺激症状,严重中毒可能伴随肝酶升高。口服中毒者需立即洗胃,并使用药用炭片吸附毒物,后续需监测肝功能指标。日常储存时应与食品严格分开放置,避免儿童误服。
雾化吸入高效氯氰菊酯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胸闷等症状,高浓度吸入可能诱发化学性肺炎。使用喷雾制剂时应佩戴N95口罩,作业环境保持通风。出现吸入暴露需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治疗,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接触高效氯氰菊酯后应立即脱离污染源,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彻底清洁,眼部污染需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所有中毒病例均需及时就医,禁止自行催吐或服用不明解毒剂。日常使用应严格遵循说明书浓度,穿戴防护手套、口罩等装备,作业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此类杀虫剂,家庭使用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防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