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走的时间长了脚底板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跟骨骨刺、过度劳累、鞋子不合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更换鞋子、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足底筋膜炎可能与长时间站立、行走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跟或足底疼痛,晨起时症状明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
扁平足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后天足弓塌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部疲劳、疼痛,长时间行走后加重。建议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必要时可定制矫形鞋垫。
跟骨骨刺可能与慢性劳损、骨质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跟部刺痛,行走时加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托考昔片、美洛昔康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配合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足部肌肉疲劳、乳酸堆积,引发足底疼痛。建议适当休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可进行温水泡脚缓解症状。
鞋子过紧、过硬或鞋底过薄可能导致足底压力分布不均,引发疼痛。建议选择软底、透气、合脚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拖鞋长时间行走。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选择适合的鞋子,必要时使用矫形鞋垫;坚持足部锻炼,如踮脚尖、足底滚球等动作增强足部肌肉力量;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足部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