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哺乳期感冒需注意避免传染婴儿、谨慎用药、保持营养摄入、观察症状变化及适时就医。哺乳期感冒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因素、受凉或疲劳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或低热等症状。
哺乳期感冒时需减少与婴儿的密切接触,哺乳前彻底清洁双手并佩戴口罩,避免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病毒。室内保持通风,定期消毒婴儿接触的物品表面。若症状严重,可暂时挤出母乳由他人喂养。
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可待因等可能影响乳汁分泌或婴儿健康的成分。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发热或头痛,或遵医嘱使用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禁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或西蓝花,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饮用姜汤或蜂蜜水缓解咽部不适。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8.5℃、脓性鼻涕、胸痛或呼吸困难,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感冒通常3-5天可自愈,症状加重或超过一周未缓解应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感冒期间可继续哺乳,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婴儿建立免疫力。若需服用哺乳期禁忌药物,可暂停亲喂并定时挤奶以维持泌乳。恢复哺乳前需咨询医生确认药物代谢周期。
哺乳期感冒期间应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以缓解鼻黏膜干燥,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清洁。适当进行温和的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活动。若婴儿出现拒奶、嗜睡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儿科就诊。哺乳期用药前务必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哺乳期妇女用药提示,或通过药学服务平台查询药物哺乳安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