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乳腺癌高级别与低级别的区别主要在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增殖活性及预后差异。高级别乳腺癌细胞分化差、增殖快、易转移;低级别乳腺癌细胞分化较好、生长缓慢、预后相对良好。
高级别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Ki-67增殖指数通常超过30%,更容易发生淋巴管和血管浸润。这类肿瘤对化疗敏感但复发风险高,常见于三阴性乳腺癌或HER2阳性型。低级别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形态接近正常乳腺组织,核分裂象少,Ki-67指数多低于15%,激素受体阳性概率高,生长速度缓慢,适合内分泌治疗且五年生存率较高。
从分子分型角度看,高级别乳腺癌多表现为基底样型或HER2过表达型,基因检测常显示TP53突变;低级别乳腺癌多为管腔A型,伴有PIK3CA或MAP3K1基因突变。影像学上高级别肿瘤边缘多呈毛刺状,超声显示丰富血流信号;低级别肿瘤边界较清晰,钙化灶更常见。两种级别的治疗策略差异显著,高级别需强化综合治疗,低级别可考虑保乳手术联合放疗。
无论乳腺癌级别如何,定期乳腺自查和影像学筛查至关重要。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核磁共振。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治疗期间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等,避免高脂饮食。术后康复阶段可进行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操,心理疏导同样不可忽视。若发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无痛性肿块或乳头溢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