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使用抗病毒治疗、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处理。该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使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口腔黏膜破损时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愈合。
家长需少量多次给予温水、口服补液盐溶液,防止脱水。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婴幼儿可增加母乳喂养频次。避免酸性果汁刺激溃疡面。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注意散热,衣着宽松。持续高热或惊厥需立即就医,禁用酒精擦浴。
重症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喷剂。干扰素α2b喷雾剂能局部抑制病毒复制。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疗程一般3-5天。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疱疹破溃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保持居室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居家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恢复期给予米汤、蒸蛋等软烂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密切观察有无嗜睡、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婴幼儿用品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拒食脱水或肢体抖动等症状,需急诊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