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
强迫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得到有效控制,但彻底根治较为困难。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氯米帕明;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包括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生活调整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冥想等。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其病因涉及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遗传因素在强迫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神经生化方面,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异常与强迫症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如童年创伤、压力事件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治疗方法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药物治疗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心理治疗通常需要持续数月,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强迫思维,逐步减少强迫行为。生活调整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整体心理健康。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或采用深部脑刺激等新型治疗方法。长期坚持治疗和随访对维持疗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