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是什么原因

2.25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高热惊厥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代谢异常、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体温骤升时突发全身抽搐,多数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约束肢体。发作结束后建议就医排查癫痫等继发疾病。

2、感染性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幼儿急疹等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急剧上升时易诱发惊厥。这类情况常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需及时控制感染源。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3、代谢异常

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会降低惊厥阈值。这类患儿可能伴随手足搐搦、喉痉挛等症状,需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纠正代谢失衡。日常需注意维生素D和钙剂的合理补充。

4、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婴幼儿大脑皮质抑制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中枢敏感,当体温超过38.5℃时易出现异常放电。这类惊厥多为单纯性,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家长可采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5、疫苗接种反应

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等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反应,少数儿童会并发惊厥。这类情况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后续接种需加强体温监测。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使用地西泮注射液预防复发。

家长发现小儿高热惊厥时应立即让患儿侧卧防止误吸,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避免掐人中或塞物品入口腔。惊厥停止后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发热期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室温在24-26℃。日常需注意增强体质,按时接种疫苗,避免感染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