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老人经常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高血压、鼻腔结构异常、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因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
老年人鼻腔黏膜萎缩、腺体分泌减少,干燥环境下易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表现为单侧少量出血,可伴鼻腔灼热感。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
血压波动可能使鼻腔小血管破裂,常见于晨起或情绪激动时,出血量较多且难自止。需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鼻中隔偏曲或鼻腔血管瘤可能导致局部血管异常扩张,表现为反复固定侧出血。鼻内镜检查可确诊,严重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或电凝止血治疗。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易出现自发鼻出血,常合并牙龈出血或瘀斑。需完善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输注血小板或使用氨甲环酸片等促凝血药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会抑制凝血功能。表现为出血时间长但量少,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老人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鼻,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西蓝花、菠菜等蔬菜,出血时可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若持续出血超过15分钟或出血量大应及时就医。冬季可使用加湿器,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