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产后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心理干预、必要时住院治疗等方式干预。产后高血压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延续、体液潴留、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肾脏负担加重、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土豆摄入,有助于钠盐排出。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20-30分钟。
拉贝洛尔片可选择性阻断α1和β受体,适用于哺乳期妇女。硝苯地平控释片通过钙通道阻滞作用扩张外周血管,需监测心率变化。甲基多巴片作为中枢性降压药,对胎儿影响较小但可能引起嗜睡。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停药。
采用钩藤、夏枯草等具有平肝潜阳功效的中药组方,可配合针灸太冲、曲池等穴位。中药代茶饮如决明子菊花茶有助于清肝明目,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含麻黄等升压成分的中药。
产后抑郁可能加重血压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
产后高血压患者需建立规律的血压监测习惯,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并记录。饮食上增加全谷物、低脂乳制品摄入,限制咖啡因饮料。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泌尿系统感染。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恢复,但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喂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