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疖肿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的硬块,通常需要局部消毒、热敷和抗生素治疗。疖肿的形成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皮肤破损、毛囊堵塞或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生。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由于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导致疖肿。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
2、环境因素: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增加疖肿的发生风险。保持皮肤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接触污染物是预防的关键。
3、生理因素: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或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疖肿。增强免疫力,控制基础疾病,定期检查皮肤健康有助于减少疖肿的发生。
4、外伤:皮肤擦伤、割伤或毛囊受损后,细菌容易侵入,引发疖肿。及时处理伤口,使用消毒药水清洁,避免感染扩散。
5、病理因素:反复发作的疖肿可能与慢性感染或免疫系统疾病有关。需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排除潜在疾病,必要时进行系统性治疗。
治疗疖肿的方法包括:
1、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酒精清洁患处,防止细菌扩散。
2、热敷: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疖肿上,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脓液排出。
3、抗生素治疗: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红霉素软膏,控制感染。
4、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增强免疫力。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疖肿,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
疖肿虽然常见,但若反复发作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疾病。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疖肿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