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肠胃炎一直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止泻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肠胃炎患者应选择低脂、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白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及高糖食物,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急性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后再逐步恢复进食。
持续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温开水、淡盐水或稀释的苹果汁。每次腹泻后应饮用200-300毫升液体,分次少量饮用。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脱水需加强补液。
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和纠正脱水,其成分配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整袋溶解于250毫升温开水中,根据脱水程度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分次服用。严重呕吐无法口服者需静脉补液。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能抑制肠蠕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细菌性肠炎应避免过早使用强力止泻药。
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伴发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细菌性肠炎可能需要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脱水患者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和电解质监测。
肠胃炎恢复期应继续清淡饮食2-3周,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分开处理,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便后及餐前用肥皂洗手。适当休息避免劳累,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