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是什么类型

2.21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周围型肺癌是指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于肺周边部位的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亚型之一。周围型肺癌主要有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病理类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胸痛或痰中带血。

1、腺癌

腺癌是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半数以上。腺癌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腺体细胞,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结节。腺癌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基因突变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气短或体重下降。诊断需结合胸部CT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2、鳞癌

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多发生于肺门附近但也可出现在肺周边。鳞癌细胞呈鳞状排列,生长速度中等,易发生中央坏死形成空洞。患者可能出现咳血丝痰、胸痛或反复肺部感染,部分病例伴随杵状指。确诊需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治疗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晚期可考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3、大细胞癌

大细胞癌属于未分化型肺癌,恶性程度较高且生长迅速,约占周围型肺癌的少数比例。肿瘤细胞体积大且缺乏腺癌或鳞癌的分化特征,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胸痛、咯血和消瘦,部分病例以脑转移为首发表现。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需采用手术切除结合辅助化疗,但预后相对较差。

4、类癌

肺类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缓慢且恶性程度较低。肿瘤多位于细支气管或肺泡壁,可分泌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多数患者无症状,偶见咳嗽或咯血,少数出现类癌综合征如面部潮红、腹泻。CT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病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通常良好。

5、肉瘤样癌

肉瘤样癌是罕见的周围型肺癌亚型,兼具上皮和间叶组织恶性特征。肿瘤生长迅速且侵袭性强,易侵犯胸壁或发生远处转移。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及全身消耗症状,影像学可见较大肿块伴坏死灶。治疗需广泛切除联合放化疗,但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

对于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尤其长期吸烟或具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确诊后应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肺功能,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以维持机体免疫力。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出现新发咳嗽、胸痛或体重减轻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