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但需结合西医规范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可缓解症状、调节免疫,但急性期或严重并发症仍需优先采用西医抗炎、免疫抑制等治疗。
中医将过敏性紫癜归为“紫斑”、“肌衄”范畴,认为其病机与血热妄行、气虚不摄或阴虚火旺有关。针对血热型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含水牛角、生地黄等凉血止血药物;气虚型选用归脾汤加减,含黄芪、党参等益气摄血成分;阴虚火旺型则采用知柏地黄丸配合茜草散滋阴降火。中药外治法如紫草油局部涂抹可减轻皮肤紫癜,针灸选取血海、三阴交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部分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尤其对反复发作的肾型紫癜患者,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中药能减少蛋白尿。
需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起效相对缓慢,当患者出现剧烈腹痛、消化道出血或急性肾炎时,须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球蛋白等西医手段控制病情。中药雷公藤制剂虽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可能引起肝损伤,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儿童患者用药更需谨慎,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服用民间偏方,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过敏性紫癜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忌食海鲜、羊肉等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莲藕、荸荠等凉血食材。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肾脏受累情况。无论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均需在风湿免疫科或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