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痔疮和肛瘘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血管团,肛瘘则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异常管道。
痔疮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便血、瘙痒或疼痛,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黏膜,常见无痛性便血;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皮肤,易出现血栓或炎症导致疼痛;混合痔兼具两者特征。肛瘘典型症状为肛周反复流脓、肿痛,瘘管外口可见皮肤破溃,按压时有脓液排出,部分患者伴随发热等感染症状。痔疮多因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腹压增高因素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肛瘘多由肛腺感染引发肛周脓肿,脓肿破溃后未彻底愈合形成慢性瘘管。
痔疮早期可通过饮食调节、温水坐浴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胶圈套扎或手术切除;肛瘘因存在感染源,自愈可能性低,通常需手术切开瘘管或挂线治疗。两种疾病均可通过肛门指检初步鉴别,但肛瘘需配合肛周超声或磁共振明确瘘管走向。痔疮术后复发率较低,而肛瘘若术中未彻底清除内口或分支瘘管易反复发作。
保持规律排便、避免辛辣饮食、减少久坐时间有助于预防痔疮;肛瘘患者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假性愈合。出现肛门不适建议尽早就诊专科检查,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肛肠疾病治疗期间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便后清洁使用温水而非纸巾擦拭,减轻局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