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过敏性哮喘

6.39万次浏览

何洁 副主任医师

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过敏性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β2受体激动剂、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过敏性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

过敏性哮喘患者需明确并远离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减少地毯和毛绒玩具的摆放。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或空气污染物。减少与宠物的直接接触,定期给宠物洗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通过减少过敏原接触,可有效降低哮喘发作频率。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过敏性哮喘的一线药物,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长期规律使用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使用后需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口腔溃疡等副作用,但发生率较低。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适用于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尤其适合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该药通过阻断白三烯的作用,减轻气道炎症和支气管收缩。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使用方便且副作用较少。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通常较轻微。对于运动诱发的哮喘也有预防作用,可与其他哮喘控制药物联合使用。

4、β2受体激动剂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用于急性发作,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需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用,作为长期控制药物。使用短效药物时需注意剂量,过度使用可能掩盖病情恶化。可能出现心悸、手抖等副作用,通常短暂且可耐受。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严重发作时及时就医。

5、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适用于对明确过敏原过敏且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诱导免疫耐受。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5年,分为剂量递增期和维持期。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对于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效果较好,可减少长期用药需求。治疗前需全面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过敏性哮喘患者需定期监测肺功能,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散步,增强心肺功能。饮食均衡,多摄入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学习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掌握急性发作时的自救方法。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管理计划,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