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直肠癌肝转移晚期可通过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消融治疗、姑息性手术等方式治疗。直肠癌肝转移通常由肿瘤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至肝脏引起,可能伴随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
全身化疗是直肠癌肝转移晚期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伊立替康注射液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诱导凋亡发挥作用,但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根据耐受性调整方案。
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可特异性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适用于特定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联合化疗能延长生存期。可能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用药前需进行基因检测评估适用性。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PD-1抑制剂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肿瘤,通过激活T细胞免疫功能对抗癌细胞。治疗前需检测肿瘤组织MSI/MMR状态,有效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获益。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
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适用于肝转移灶数量有限且直径较小的患者,通过高温直接毁损肿瘤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可能引起出血、肝脓肿等并发症。常与全身治疗联合应用,需由经验丰富的介入科医师操作。
对于梗阻、出血等急症或孤立可切除病灶,可能实施肠造瘘、肝转移灶切除等姑息手术。需综合评估患者体能状态和肿瘤负荷,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手术风险较高,需充分权衡利弊。
直肠癌肝转移晚期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维持体能,但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就医。心理支持对改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家属应给予充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