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发热是肿瘤引起的还是感染所致

7934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肝癌患者发热可能由肿瘤本身或感染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性发热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热,感染性发热则可能伴随寒战、脓痰等症状。

肿瘤性发热与肝癌组织释放致热原有关,这类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波动,使用常规退热药物效果有限。肝癌病灶坏死或肿瘤压迫胆管时,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发热。部分肝癌患者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体内异常产生的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这类发热往往伴随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但血常规检查可能无异常表现。

感染性发热在肝癌患者中更为常见,多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肝硬化背景下肝癌患者易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表现为腹痛伴高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等介入治疗后,坏死组织吸收可能诱发38℃以上吸收热。胆道梗阻患者易继发胆管炎,出现弛张热伴黄疸加重。长期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感染,发热时伴有穿刺部位红肿。这类发热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明显异常。

肝癌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血常规、血培养、影像学等明确病因。肿瘤性发热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感染性发热则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日常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皮肤和导管清洁,维持病房空气流通。出现寒战、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