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糖尿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辅助控制血糖,日常可选择低升糖食物、高膳食纤维食物、优质蛋白食物、健康脂肪食物及特定药食同源食材。糖尿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需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有助于平稳血糖,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全谷物。这类食物消化吸收缓慢,可避免餐后血糖骤升。搭配非淀粉类蔬菜如菠菜、西蓝花,能进一步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需注意控制单次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总热量超标。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豆类、奇亚籽、苹果等。可溶性纤维在肠道形成凝胶延缓糖分吸收,不溶性纤维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食用时需逐步增加量并配合足量饮水,防止胃肠不适。
鱼类、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食物对血糖影响较小,建议每餐摄入20-30克。蛋白质可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帮助调节血糖。注意避免油炸或高脂烹饪方式,合并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蛋白摄入量。
适量摄入坚果、牛油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每日坚果摄入量控制在15-20克,避免热量过高。需警惕反式脂肪及饱和脂肪含量高的加工食品,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
部分传统食材如苦瓜、肉桂、桑叶提取物可能具有辅助降糖作用,可适量加入膳食。苦瓜中含有的苦瓜苷可能促进葡萄糖利用,肉桂中的多酚或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不可替代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进餐习惯,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时采用蒸煮炖等低温方式,限制盐分至每日5克以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速效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