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很奇妙的,有时就象梦幻似的在漂流,2012,我是漂着的,漂过了“世界末日”。
上海
2012年初我告别上海阶段的学习,最后一次课上我们讨论“校车、院士还有sci”等等,我讲的是如何打破我们自身的枷锁,我们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枷锁之中,自己的,外来的,却都是人为的,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的挣脱锁链,突破思想的疆界?我们需要一份虔诚,也需要一份开放,最朴素的才是最珍贵的。在上海,我去的最多的也是大学校园,曾在复旦大学双子楼附近的草坪上发呆,当年考大学,我高中的同座进的是复旦我进的却是南医曾让我沮丧好久差点一蹶不振,校园让我找回久违的清新,以至于上海在我的心中也是清新的,绝对不是夜上海,其实有时我们需要的不过就是一本书、一杯茶、一张桌,烦恼都是因为我们过于贪婪。只要活着,我们就在成长,人的一生其实一直都需要的是寻找自我,随时准备重新上路,当然成长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纯真的丧失,对纯真的怀念是一种情怀,我们可能会丢掉纯真,但不能丧失情怀。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美国
英语口语课上,老师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曾有问:美国为什么那么美?香港为什么那么香?我记得的却是刘欢唱过的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介意。
2012年1月28日我飞来美国,冰天冻地的,芝加哥很冷,密歇根湖边仍有人穿得很少在锻炼。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曾对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说:要理解一个国家,要么10年,要么10天。2010年底我来美国1周就写了《风从海上来》,但这次我却觉得还是需要思量的。虽然来了不久就看到黄色的、棺材样也象罐头似的校车,看上去甚至有点笨重和迟缓,但在每一个路口它都拥有优先权,这代表一种尊重,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在我们是文明人的时候,这里可能还是一群野人,但美国立国之初就致力“献身于所有人生而平等的主张”。有一次路有点堵,是前方路口,一只老鸭带着一群小鸭在过马路,在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不知美国为什么可以处理得这么好?美国的动物不怕人,人看到动物的第一意识也不是要吃掉它或者灭掉它,美国不是天堂,制度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可以防止最坏的发生。我上下班的路上经常遇到小松鼠,我住房外墙的爬墙草里总是有一群鸟儿在里面嬉闹,住过森林中的小木屋,如果房间里有食物,夜里会有不知是熊还是鹿来敲门。出去旅行大多时间都是在森林或旷野中穿行,除了加油站和汽车旅馆,很少见到人烟。很多森林被列为保护区,不准随意去开发。美国北部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也立法不准开采,很多纸张和造纸用木浆都是进口的。美国自己有资源,捧着金饭碗却向别国要饭吃,进口人家的资源,说要把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是很有长远打算和战略眼光的。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就不愧为泱泱大国。当然美国也有它征服不了的癌症,例如枪支问题,有许多美国家庭住得很偏,需要自卫,这很矛盾。人类是世界上最暴力的动物,也是最聪明的动物,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怎样才能让道德真的走进心灵?只有心灵和生命得到尊重,自然也才会得到尊重,我们的眼神才会变得干净而又单纯。我们lab里的manager是北京人,她说我们中国如果做到两点:一完善制度,二改善环境,如果这两点圆满了,把全世界都可以吃了。
芝加哥
来了美国你会吃惊地发现,除了超级大城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以外,其他地方真的看上去一般,这也就是大家把美国称为大农村的原因了吧。芝加哥位于美国中西部,又叫“风城”、“芝城”或“第二城”,这个诱人的大都会被称为美国最具美国特质的城市,它将中西部与世界遗留的文化及美食景观融为一体。芝加哥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个金融中心,是美国第二大商业中心区,还是美国最大的期货市场,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此外,芝加哥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芝加哥是一个多种族的城市,芝加哥也被誉为全球十大最富裕城市,市区内摩天大楼之多,仅次于纽约,当今全世界5座最高的摩天大楼有3座在芝加哥,市中心的西尔斯文大厦是美国第一高楼,高443米,我的感觉还是不如纽约的帝国大厦震撼,纽约给人的压力是扑面而来的。芝加哥还拥有全美排名第五名左右的芝加哥大学和排名十名左右的西北大学,奥巴马夫妇都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住宅也靠近海德公园,芝加哥大学的建筑是哥特式的,洛克菲勒教堂是芝加哥大学中很有历史感的建筑,该校的东方研究所和博物馆以收藏东方艺术珍品著称,芝加哥大学历史上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75位校友曾获诺贝尔奖,为美国大学中最多,经济系更是产生过22位诺贝尔奖得主,布斯商学院又称“诺贝尔奖摇篮”。西北大学也是众所周知的名牌大学,西北大学的课程很难,我认识的西北大学学生学得都很辛苦,西北大学的老师也以子女能考进西北为荣,校区位置相比芝加哥大学还更好一些,紧邻密歇根湖,是块风水宝地,寸土寸金,evanston compus湖边缤纷的订婚石增添了浪漫的气息,西北的颜色也是紫色,我也曾在evanston compus湖边感受过紫气东来。我的住处和工作的地方都在密歇根湖边,我每天乘坐的shuttle也沿着蜜歇根湖,我在chicago compus上班,邻近海军码头,紧靠密歇根大街,所谓的繁华一英里,芝加哥论坛报就在芝加哥河边上,离我们也不远,过了芝加哥河,还有千禧公园和白金汉喷泉,奥巴马第一次当选总统的当晚就是在那里集会的。芝加哥是个工业城市,也是个港口城市,芝加哥的建筑非常有特色,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它的文化,最好最大的博物馆在华盛顿,芝加哥也有很多博物馆,与我工作的地方隔着一个block就是艺术博物馆,会有专人讲解芝加哥的建筑艺术,不可错过的是field museum,也叫自然博物馆,我是和我的孩子一起去的,我们的感觉是很震惊。如果说欧洲是精致的,美国则更注重自然,美国历史没有我们长,但感觉住在时光里,活在历史里,尊重历史就是尊重现在,因为现在也将融入历史。我们国家有最悠久的历史,最富裕的文物和文化,我们该怎么保护好我们的文明,尊重好我们的文化?不止国家是这样,家庭也是一样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是否有着好的传承,忠厚传家久,诗书万世长。我并不喜欢芝加哥的天气,过于干冷,冬季太长,容易让人depression,我还将回到我的故乡,但我将永远怀念芝加哥的空气和阳光,永远怀念秋天的落叶缤纷、层林尽染,永远记得我骑着自行车穿行在wilmette感觉象在画中行,永远铭记我曾在夏天的夜晚坐在草坪上沉浸于马友友的大提琴,马友友是哈佛的毕业生,也是最受国际承认的华人音乐家,当时我多希望能和我的家人一起聆听这天籁之音。有一种幸福是飞鸟可以掠过天空,野花静静地开放。2012,我曾经到过芝加哥,来过西北,还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科学
我来美国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来了以后我确实认识到自己的太多不足,看到了我们的差距,而且彼此的信息并不完全是对称的,我们的报道也应该逐渐体现出我们的见识和水平,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科学不是虚张声势的欢呼,是出自内心的一种崇拜。近年我们的科学水平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在我做硕士的时候,一张图就能发论文,我带硕士的时候甚至一张图还能发sci,做博士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确实处于一个科学发展快速成长的时期,但世界也在前进,它不是那么容易被振动的,世界上只出现过一个爱因斯坦,一个居里夫人,我们国家办出像自然或科学这样水准的杂志恐怕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看见的未来。
有一次在shuttle上和旁边的一个教授talk,他说科学就象我们脚下的道路,是沙子铺起来的,我们的贡献有时最多也就是一粒沙子,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脚踏实地,谦虚为怀。对于科学,我们都直奔着目标而去,是否想过应该多做些必要的training呢?科学是一步步来的,我们瞄准最顶尖的,但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真的不能忽视最基础的。
听过他莫昔芬之父、英国绅士乔丹的演讲,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experiments are a conversaton with nature”,这只有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才形容得出来,真正的科学家会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虚怀若谷。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科学人一样不容易,做老板的都是自己苦上去的,不是糊出来的,就是做了老板维持一个实验室也是不容易的,永远在压力下生存,也为申请基金烦,nih基金只有6%的命中率,其中3%还是给有《nature》、《science》论文做基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可以申请不到基金,nih基金申请的篇幅也从24页缩减到12页,建议长话短说,很快切入正题,而且近年更注重资助转化研究这方面。转化研究的课题现在必然要涉及到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基础和临床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我们癌症中心一楼会议室70%的讲座是关于动物模型的,老板们几乎每年至少花费五、六万美金在维持自己的animal,做得好的老板都有自己的动物模型。美国的实验中动物权利也是得到保障的,有很多实验室的老板被动物伦理烦恼着,觉得这些小动物比人还重要,小老鼠分笼后还要考虑给小房子、小垫子给它们住和玩。我们癌症中心一楼做protocol show的公司经常请小学生来观摩和动手做实验,伊诺伊州里最好的中学每周三的下午会专车送学生来做实验,当然来的都是真正有兴趣的孩子。美国中学生就开始解剖鱼、青蛙和墨西哥野猫……人手一只,地方的地产税支撑当地的教育开支,美国中学生科学竞赛里就有实验设计这一环节,给学生几样实验材料,学生要能写出实验思路、实验步骤和实验分析。不能不佩服美国在任何一个行业上的投入及其专业精神,任何事情上,你永远不能和对其有兴趣并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的人相比,无论是科学还是其它,都会有人真正投入其中,所以有的人成功了,成功之花,我们不能只去羡慕它现时的明艳。
科学的乐趣在于发现,研究是触类旁通的,我们lab里常做的基因当然主要是为了肿瘤的研究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和生殖有关,论文发到《development》上去了。雌激素是和乳腺癌有关,但研究者现在竟然发现它和老年人的腹股沟疝形成有关,发现者也很欣喜,但也得去读很多关于muscle方面的paper。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当今最杰出的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就是将荧光光谱和显微分析技术应用于单个分子,这种崭新的物理手段,使得实时揭示复杂生物过程中的分子个体及其运动步骤成为可能。代谢病是美国的国病,2012年关于肿瘤研究的热点是:肿瘤与代谢、肿瘤与能量、肿瘤与肥胖……25%的肿瘤与代谢有关,2012年《science》第一期开篇杂志newsfocus就是关于肥胖与肿瘤的关系,今后肿瘤的治疗或许会有抗代谢治疗,我在科学网上还看到一篇博文:癌症研究离不开物理。
每一个lab里几乎都可以见到中国人的身影,因为中国人能吃苦,手也灵巧,我也读过中国人写的paper,有的真是写得太棒了,在我目前所做的领域,最顶尖的照样有中国人,我也请教过他们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不可否认,美国的教育、科学确实是最领先的,而且学问做得很踏实,不好高骛远,我们lab里的phd一个周末能读几十篇的paper,周四、周五他们就开始关心《nature》、《science》上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起码要把那个list看一下。诺贝尔奖结果还没有出来,他们就开始谈论,因为那也是个风向标。我来的时候很着急,但临床上的风风火火、风急火燎、大刀阔斧在实验室是没用的甚至是禁忌的,科学需要的是一份简单、一份执着,慢工出细活,lab里出去的paper不管影响因子是多少,都代表的是实验室的水平,要能经得起考验的,没有点淡定是做不好学问的。学问是在同行之间的探讨,先进国家的科技之所以发达,除了积累较多、投入较大、制度科学等原因外,还有其崇尚卓越、相互欣赏的创新文化。
科学需要更多的理性、更多的专注,我们需要抛弃的是一些天真、一些鲁莽。世界是多元的,世界也需要平衡,我们追求科学的同时是否考虑过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医生好好看病,教师好好教书,学生好好读书?真正科学的态度是应该尊重每一份劳动、每一份创造,不管是科学还是其它,全国人民都成了科学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step by step。西北大学医院的呼吸内科曾请香港的医生来讲肺结核,其实我们大陆医生的临床经验更丰富一点,我们欠的是英语表达还有data支撑的科学规律,这一趟我肯定是有收获的,作为导师这也是我必须补上的功课,但我仍然认为临床医生的科研最好能贯穿于我们的临床,临床和科研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临床有很多数据,我们要重视随访,有价值的都应该收集和总结,怎样让之也成为规律并能发表好的论文?医院里应该有这样的group或team去忙这些事情,因为没有人是万能的。临床医生也应该经过艰苦的培训,无论科研还是临床现在都是鱼龙混杂,我们现在有力气的时候就自由地挥洒着自己的激情,等有一天我们也老了病了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医生来给我们看病?临床是科研的导向,科研也是为临床服务的,求仁得仁,求智得智,凡事都需要真正经历心智与岁月的打磨,科学其实就是尊重规律,抱怀疑态度,持严谨方法。
我做过多年临床医生,我知道医生的辛苦,现在我也深刻体会了科研也是辛苦活,真正的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真的很单调很枯燥,实验就是不停地try、repeat,有时struggle好久还是nothing,当然有时我们可能会从错误中得到更多,有时我们的热情也被之耗尽,再好的idea做出来才完美。
实验如同人生,是个探索的过程,科学是长征,是艰苦卓绝的工作。
也希望我们不要把它变成全民娱乐,又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大浪淘沙,多少年后我们才会明白在这场科学的热潮中,我们到底成就了什么?会是此刻的繁华吗?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历史中的人,不仅仅是天分和经验的叠加,还包括一个时代的投射和一段历史的桎梏。
有时也想,真的来过了,难道只是为了证明世界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近期记忆比较差,远期记忆却比较好了,我一直想追忆似水流年,最想记录的是本该盛开却早已凋谢的玫瑰,回忆往事真的是有无限感慨,虽然现实是利益可以把所有的朋友都变成敌人,排排坐,抢果果,但人生是个谜,也许我们一直到老都不一定知道它真正的答案。
在美国我联系上的是几个女同学,一个女孩子当年跑这么远多不容易啊,但她们没有一个是风中之烛,她们的观点都很明确,行动都很坚实。有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法学双博士,现在是美国大公司兼并的律师,第一家中国公司兼并美国的公司的律师就是她,我一直认为她是我所有同学中最优秀的,也是最稳定的,她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一向都是最棒的,我也相信她还将继续前进,对她我只有祝福和膜拜,从来没有任何妒忌的感觉,依靠自己、努力奋斗的人值得别人永远尊敬;有在北卡开了几家公司的,她的一些理念我已经写进了我的文章;有做科学研究的,做过多年临床后仍选择科学是因为她真的热爱,有了什么新的idea就滔滔不绝的,如果有了新的发现,两眼都闪着光芒……她们一律认为母亲不应该仅仅是柔弱的,母亲更应该是坚韧的,母亲影响下一代,人生来一趟谁容易呀?不要轻易去诉说自己的苦处,谁说红颜就一定会薄命?一个伟大的民族里一定有一群伟大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有多少人曾经和我们擦肩而过,相逢、分别、感动、怀念........还会有多少人会出现在我的森林,我又会出现在多少人的森林中?迷失的人终归迷失了,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有些人若可以相伴一生,让我们感谢上苍的恩惠,不离不弃,直到永远。
“走狗”与“背米”
美国和中国还是不同的文化,所以也会有些笑话。
我芝加哥同学的大女儿小学时就来了美国,中文在这里算很不错的了。有一次出去散步,遇到美国人在溜狗,父母问“walking dog”翻译成中文是什么,大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走狗”。小女儿也会问妈妈:“你经常说要去拿东西,怎么不是拿南北呢?”
我做律师的同学嫁的是英国人,老公是牛津的双博士,也是律师,夫妻俩都很忙,一对女儿经常是外公外婆照顾,一天晚上小女儿哭闹,叫囔着“背me”(背我),外公为讨小外孙女欢心,就背袋米在家里来回跑,还是没有把小宝宝哄好。
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但也是青年人的战场,国内?在富裕后出现了奢侈品崇拜?象,在美的华人有的是名校情结,美国政界几乎被名校毕业生掌控,在美国学与政治、人文和一些社会科学的相关学科,学校的牌子更是决定今后前途的饭碗。到了美国以后,我倒犹豫了,是否让我的孩子来美留学?美国的本科和博士实在太辛苦了,苦得让人心疼,尤其是名校的学生,来终究还是要来的,我们的下一代就将在这文化交融中成长,能在不同中感受相同性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乡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时夜里我突然惊醒,还流下了眼泪,我知道我想家了。我其实不是多要强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懒散,每想歇歇脚的时候,却又被外界推着梦游,漂流也就且当作为梦想而游,焦虑也push人更新,不至于沉沦在关系和利益里不可自拔。人生就是不断放下,我也想知道我能不能真的放下一些东西,人生我们总得接受一些事实:有人走近了,有人走远了,拥有了,失去了。感谢命运让我拥有这样的一次远行,能有这样的一段时间静静地聆听岁月的呼唤。
简单的生活确实让人想开很多事情,我也不想再让期待成为我道义上的负担,真正向前唯有依靠不停的学习。世界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我们最难活出的是自己的世界观。莫言在诺贝尔颁奖礼演讲中最后的三个故事就象现实中的寓言,我们人总想操纵太多的东西而命运却不是我们人能完全掌控的,在我年龄渐长的时候我也认为是有天命的,这世界上终会有真理和正义存在,没有人可以生活在极乐世界,无病无苦无愁。哈里波特最后一集电影里,说到七个魔之一那最后最大的一个,就住在哈里的心里,他要征服心里的魔鬼就是面对最难的挑战。我们的生命本该有更远的路程,但我们却太乐于画地为牢而且乐此不倦,一圈又一圈,眼花缭乱的,十面埋伏后,我们是否还可以去期许爱和美好英雄般的归来?我们没有忙出惊天动地的正事不知道为什么还绷得那么紧,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较劲?我们最严重的时候,其实背面恰恰是最不严肃的,甚至荒唐至及,但局中人总是很执着,演员们很投入,还唱作念打俱佳,我们心中的波涛难道就是为了这些怪异的汹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会有自己的无奈和迷茫,人是原罪,也是救赎,如果我们早就参悟人生的禅意,就不会有那么多go bananas了,我们真的没有必要执迷不悟。我在美国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个词是enjoy,enjoy everything,人世间我们真正能掌控的事有多少?去听,去看,去感受,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件事,在江湖中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侠”,内心深处的空间要足够大。
2012,我说我是漂着的,因为我离开了我的家。我流泪了,因为心里也感应到家人对我的想念,我想关心和爱护我的亲人和朋友。人生,就是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体会生命的意义,良师益友永远是生命中的明灯,对生命中的贵人我永远感恩,真的不知道有什么比了解和信赖更重要?
来美国前大家都说“到美国多好啊”,以为美国有多少温馨浪漫,其实没有思想准备到美国会不知所措的,这里的生活其实很清淡、很艰苦。人生就是围城,一个人不要总去想把美国的好和中国的好都占了,要想在美国过得好,不努力是不行的,没有多少侥幸,有人形容因为在中国没有经历上山下乡,所以到美国洋插队来了。当然美国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几乎没有人说闲话,更没有那么多揣摩,心理很单纯,各自忙好自己的活,事情是必须要做好的,老板没有钱来雇一个闲人,这个社会非常现实,工作上更是求真务实,科学上尤其如此,我做的实验老板关键时刻要把关的,成功的实验会有人去重复,老板如果丢掉自己的诚信是没法在这个领域做下去的,基本上没有缝隙可以去沽名钓誉,所有人只能在规则内行事,我们国内则凡事都不可以太较真。我的日子一样很简单,我只想把我的实验做好,科学是上下而求索的过程,不能开心得太早或许是假阳性,也没必要为明天烦恼,挫折只是提醒我们该重新理解,换个方法,一杯酸水加片树叶或许就会变得甘甜,我们不过都是在探索中前行,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方法,更重要的是积累思想。大家都是人中人,总统也不是人上人,相反他还要讨好每一个人,奥巴马在总统辩论第一轮一走神,支持率就大跌,他一点也不比普通人轻松。如果不能融入他们的文化,生活实在单调。有的语言不好、又没有特长的形容自己到美国“出家”来了,好山好水也好寂寞,这是再多的物质也不能弥补的。我最难排解的也是孤独,孤独会让人不安,我只是用文字来填补这样的空白。
美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吗?天边月如钩,啊,乡愁!
亲情
我知道只要离开家,家人就开始报喜不报忧。
2012,妈妈总是告诉我:“你放心,你爸爸的身体从来没有象这样好过。”妈妈自己血糖高了还是去挂水了也不告诉我,他们的具体情况我得从孩子嘴里去套话。
过去的很多年的除夕晚上,爸爸总是拿个小本子,召集我们四个孩子开会,指出我们那一年的进步和不足。退休后父亲的身体没有那么好了,有时我们都觉得他稀里糊涂的,耳朵也没有以前好,已经好多年不给我们“开会”了。可是今年当爸爸和我通话的时候,又是条理清晰的:一、二、三……我的爸爸该清醒时很清醒。
人不过都是环境的产物、教育的结果,我感谢我的家庭从来没有把物质作为最高甚至唯一的标准,当然作为家庭主妇,我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临出来时,很多人劝我,现在也不靠这个,出去一年花费多大呀?我们老公说:“不听他们的,多学点东西多好啊。”我真的要走了,他又问:“真的要做实验吗?那多苦啊。”出来了,他又总在qq上提醒我:“实验慢慢做,出去把身体养好,如果带着你的熊猫眼回来,不让你进门。”如果我半夜还挂在qq上,全家人会一起发声提醒我该休息了。亲情是如此温暖,又让人如此惆怅,我庆幸我的生活中从没有那么多的精明和算计,终有一天我们不再奔波,岁月静好。
但人生本身还是有一种无奈在里面,因为不是你可以控制的:我们成长了,我们有小孩了,孩子大了,父母老了。我最牵挂的还是我的孩子,他似乎长大了,似乎还小。
在美国,我最羡慕的是很多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我也喜欢象《音乐之声》这样的电影,因为里面有一群孩子在歌唱,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歌声真的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这样的家庭能传承给孩子也只有书香,暑假儿子给我带来的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和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我的感想我都急不可耐地去和他分享,李安的新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是我推荐给他看的,他小时候的理想和我一样很大当然也很空,2012年他突然在电话里对我说“妈妈,我好象不是哪方面的天才奥。”听完了这话,我当天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后来他又对我解释他“原来是李白,现在是杜甫。”一个16岁少年已经有了他自己的困惑,《life of pi》里面有一个少年的成长,有关于人生别离、人性和信仰的弦外之音,困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一个人在孤独或漂泊的时候或许获得更多。《life of pi》导演李安更是个学贯中西的成功典范,谦谦君子,收放自如,是个低调的才子,是股潜在的激流,既博大又包容,他温和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和虎共生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用更多的时间陪伴我的孩子成长,这永远是最重要的!
思絮
2012,我出了三本书---《快乐是片大海》、《从心出发,征服癌症》和《乳腺癌,这样征服》,书当然是我2011年写好的,我2012年1月初回南京的20天除了上班,安顿家里的老人孩子,就忙着整理这些书稿,对出书我的心里一样很忐忑,遗憾也不会少,我出书是因为人生走到一定阶段,我确实有话要说,或许观点不完全正确,我要记述只是我的认识、我的成长,言语终会随风而逝,文字却要有所担当,创作是心的观照,非常同意莫言的观点“写作是弱者的事情。”还有一位作家韩少功说过“想清楚了我就写论文,想不清楚我就写小说。”另外我也觉得医生除了临床和学术,也是有社会责任的,应该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我也不是兴之所致就洋洋洒洒的,我也熬过很多夜晚,这两年我的视力都有下降,书里确实融有我的认识和感情,做过多年的临床医生,这也算是我的总结和对社会的回馈。我还将会有我的书,或许会有我的快乐系列或征服系列,但暂时不会有2012这样的速度了,我想清楚的时候也要忙sci和foundation,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来美国后我甚至想写写两国教育、新闻和科学方面的差异,子女教育对每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孩子的缺点都是父母宠出来的,我曾经被父母呵护得太好,我也把我自己的孩子呵护得太好,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教育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我们要成为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开放还更加文明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意识其实也要从娃娃培养。我是在农村读的小学,我很怀念小时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由的玩耍,我性格中最纯朴的部分也来自于那段岁月,那时候我们家门前的河水也很清澈,我们的观念还是唯有读书高的,老师对学生也很好,我们成绩好的全村人都知道,而近年农村教育质量却普遍下滑,教育的问题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有问题,最困难的群体却最得不到教育资源的倾斜,一个文明程度高的社会会给弱者更多的关注,势利是属于商人的俗习,教育更不应该是功利的熏陶,真希望我们分出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能给我们的未来,给我们的孩子们,创造多一些的幸福和希望。新闻最重要的价值是真实,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才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才是坚强的人群,自省可以让一个民族更加强大。
因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压力,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娓娓道来,或许等我再老一些的时候才可以说给你们听。有读者其实更喜欢我的感悟,并不喜欢读上面的专业知识,编辑也希望我能讲述更多的病例和感悟,但稍有一点专业知识的或患者家属可能会更喜欢我的《从心出发,征服癌症》,我目前写作还是为了更好地诠释我的专业,我当然也希望我的书越来越通俗而不是更深奥,我会试着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叙述,我想在专业知识里加上的是我个人的理解,我也希望更多的医生能走上类似“百家讲坛”那样的平台传播医学常识,而不仅仅是名利场上的相扑运动员,最后扑得面目全非的,“心”迷失在功利上,忘记了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和最初的出发点,我们是否记得我们都曾经有过理想?理想可能会暂时落败,但没有了理想,我们怎么可能真正得到成长?央视有个节目总在问“你幸福吗?”在医生看来:人活在世间的每一天,都是幸福。我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医生,我希望普通老百姓能懂得更多防病治病的知识,身体好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也是一个家庭的福音,因为临床上我见过太多的痛苦和别离,见过太多的虚弱与无辜,不希望故事永远在重复上演。医学也是人学,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现实让我们彼此疏远,但世界需要我们有同理心。我开始的感悟是随性的,这种随性在《快乐是片大海》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把这些提炼上升到一个高度还是有难度的,我也需要更多的学习、更多的体验甚至更多的平实和平和,敏感最容易让人脆弱,我也一样。每个人心里都卧虎藏龙,但真正引领我们前进的是我们心中纯真的愿望、浑然不觉的真挚,正如困惑让我们打开问号,闪光的仍然是友情和智慧。只要我们活着一天,就得学习一天,就得挣扎一天,这是人生的本质,逃不掉的,2012还有部很热的电影《泰?》,人生其实就是《人在?途》,走到最后才会是意念的打斗,哲理的较量,而我仍将追随我自己的内心,不管风大风小。
别了,2012!
time is flying。
春走了,盛夏也去了,花起花落,枫又?,秋去冬来年将尽。
2012, 没有体会的人不会感动,岁月悄无声息的逝去,但并非踏雪无痕。
2012,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忙,忙坏了全世界,好多国家首脑都换了人。有人说,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有多少人曾忙着逃命,又有多少人把喜事忙活成烦事。世事纷纭,人生渺小,谁真的有了诺亚方舟的船票?
生命是一个轮回,生命更是一种行走。
别了,2012!我是属猴的,一个月后,我也将结束我此次的西游。
西行最大的收获是:认识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不足,最终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
天上或许有神,人间是没有神的,不要沉迷那些虚假的表演,人生如戏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戏弄人生,计谋貌似智慧,并不完全等同于智慧,2012我们终于过来了,但人为的灾难仍然是最可怕的。
人的出生、成长,人的希望与恐惧,人的激情、英雄气概、深邃的思想与强烈的感受都不能留住生命,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灵感、所有辉煌的才华也注定要随着生命一起消逝…..科学也一样,是在灵魂的方舟上吗?这个世界上总有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世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迷。
太阳系每天在宇宙中换一个位置,对世界,我们只能永远虚心以待。
归去来兮,记忆会与生命同在。
★完成此文的时候正是美国的圣诞节,这一天芝加哥下雪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真是white christmas。
where are you christ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