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其他呼吸疾病

腋下体温37.3度是低烧吗

| 5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闫志勤 住院医师
河口区六合街道卫生院
立即预约
沈树宾 助理医师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河南卫生二分站
立即预约
樊东阳 住院医师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董周村卫生室
立即预约
贾巧丽 护师
青岛第五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陈爱华 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平潭县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腋下过敏起红疙瘩痒怎么办?

腋下过敏起红疙瘩痒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抗过敏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穿透气衣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接触性皮炎、汗液刺激、衣物摩擦、真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处,每次不超过10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瘙痒,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灼热感明显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破损时禁用。

2、外用抗过敏药膏:

可选用含氢化可的松的乳膏或炉甘石洗剂,直接涂抹于红疹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快速抑制局部免疫反应,缓解瘙痒症状。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破溃皮肤接触。

3、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全身过敏反应。适合伴有广泛皮疹或夜间瘙痒加重者,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

4、避免接触过敏原:

排查近期使用的止汗剂、沐浴露或新换洗衣物材质,暂停使用可疑致敏产品。金属纽扣、染色剂等常见接触性过敏原需重点排除,必要时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源。

5、穿透气衣物:

选择纯棉或莫代尔材质的宽松内衣,减少腋下皮肤摩擦和汗液积聚。夏季可每日更换2-3次衣物,运动后及时清洁腋窝,保持局部干燥通风。

日常需避免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沐浴水温不宜超过38℃。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调节免疫功能,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红疹扩散伴渗液、发热等症状,或反复发作超过两周未缓解,需及时就诊排查特应性皮炎或真菌性毛囊炎等疾病。夜间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镇静类抗组胺药物。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哺乳期腋下长疙瘩怎么回事?

哺乳期腋下长疙瘩可能由乳汁淤积、毛囊炎、副乳增生、淋巴结肿大、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手术切除、抗过敏药物等方式缓解。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腺分泌旺盛,若腋下副乳组织发达,可能出现乳汁淤积形成硬块。表现为局部肿胀、触痛感,皮肤温度正常。可通过热敷配合轻柔按摩促进排乳,避免穿着过紧内衣压迫。

2、毛囊炎:

汗液刺激或刮腋毛导致细菌感染毛囊,形成红色丘疹伴脓头。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伴随灼热疼痛。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医生可能建议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3、副乳增生:

胚胎期未退化完全的乳腺组织在激素刺激下增大,形成柔软包块,哺乳期可能分泌乳汁。肿块多呈对称性,按压有弹性。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若持续增大或疼痛明显可考虑手术切除。

4、淋巴结肿大:

腋窝淋巴结因乳腺炎、上肢感染等出现反应性增生,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硬结,活动度好。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针对原发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5、过敏反应:

接触新换洗衣液、止汗剂等致敏物质后,腋下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皮疹边界清晰,可能扩散至周围皮肤。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哺乳期出现腋下肿块需优先选择物理治疗和局部护理,避免自行用药影响乳汁质量。每日用温水清洁后保持干燥,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摩擦。增加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肿块持续增大超过两周、伴随发热或皮肤破溃,应及时乳腺外科就诊排除恶性肿瘤可能。哺乳间隙可做扩胸运动促进淋巴回流,避免单侧卧位压迫腋窝区域。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孕妇腋下有小疙瘩是什么原因?

孕妇腋下出现小疙瘩可能由激素变化、毛囊炎、淋巴结肿大、汗腺堵塞或过敏反应引起。

1、激素变化:

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皮肤附属器官增生,可能导致腋下出现微小丘疹。这种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产后激素水平恢复后可自行消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

2、毛囊炎:

孕期汗液分泌增多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形成红色疼痛性丘疹。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建议使用温和抗菌洗剂清洁,避免抓挠刺激。

3、淋巴结肿大:

免疫系统激活可能导致腋窝浅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触及质地柔软、可活动的结节。通常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控制后淋巴结会逐渐缩小。

4、汗腺堵塞:

汗液潴留可形成透明小水疱或肤色丘疹,常见于多汗体质孕妇。可能与汗管角化异常有关,保持透气衣物和适度清洁有助于预防。

5、过敏反应:

孕期皮肤敏感性增高,接触止汗剂、洗涤剂等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出现瘙痒性皮疹。建议停用可疑致敏产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

建议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个人护理产品。每日用温水清洁腋窝后轻轻拍干,可适当冷敷缓解不适。观察皮疹变化情况,若出现明显红肿、化脓或持续增大,需及时就诊排除特殊皮肤病变。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建议自行处理皮肤问题。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2岁宝宝腋下正常体温是多少?

2岁宝宝腋下正常体温范围在36.0℃至37.3℃之间,实际体温可能受活动状态、测量时间、环境温度、衣着厚度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活动状态:

宝宝剧烈哭闹或运动后,由于肌肉产热增加,腋温可能短暂升高0.5℃左右,建议在安静状态下等待15分钟后再测量。睡眠时基础代谢率降低,体温可能处于区间下限。

2、测量时间:

清晨6-8点体温通常最低,午后至傍晚可达峰值,昼夜波动不超过1℃。进食后1小时内测量可能偏高,建议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量。

3、环境温度:

夏季高温环境或过度保暖可能导致体温读数偏高0.3-0.5℃,冬季寒冷环境若未正确夹紧体温计则可能偏低。测量时应保持室温在24-26℃为宜。

4、衣着厚度:

穿着过厚衣物或包裹过紧会影响散热,导致腋温虚高。测量前需解开外层衣物,仅留单层棉质内衣,确保体温计探头与皮肤完全贴合。

5、个体差异:

部分健康宝宝基础体温可能长期偏高或偏低0.2-0.3℃,需结合日常基准值判断。疫苗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短暂低热,属正常免疫反应。

建议选择电子体温计进行腋下测量,保持探头位置干燥并夹紧5分钟。日常可通过触摸颈背部判断宝宝体感温度,若持续超过37.5℃或伴有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适量补充温水维持体液平衡。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腋下痒出汗还有异味怎么回事?

腋下痒、出汗伴有异味可能由汗液刺激、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或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菌处理、抗过敏治疗、调节内分泌及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1、汗液刺激:

腋下汗腺密集,大量汗液滞留会破坏皮肤屏障,引发瘙痒。汗液中的尿素和盐分结晶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加重不适感。建议选择透气衣物,出汗后及时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2、细菌感染:

葡萄球菌等细菌分解汗液中的蛋白质会产生异味物质,可能伴随毛囊炎。表现为红肿丘疹或脓疱,瘙痒明显。可使用含氯己定的洗剂清洗,严重时需就医开具莫匹罗星等外用抗生素。

3、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表皮癣菌感染常见于潮湿环境,皮损呈环状红斑伴脱屑。与共用毛巾或免疫力低下有关。确诊需真菌镜检,治疗选用酮康唑乳膏,保持患处干燥。

4、过敏反应:

止汗剂中的铝盐或香水成分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需停用可疑产品,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

5、内分泌失调:

甲亢或更年期激素变化会导致多汗症,汗液成分改变易滋生细菌。伴随潮热、心悸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青春期腋臭可考虑肉毒素注射治疗。

日常应选择棉质宽松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汗腺分泌。每周2-3次用硫磺皂清洗腋下,沐浴后彻底擦干。若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出现化脓、发热,需皮肤科就诊排除化脓性汗腺炎等疾病。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真菌感染反复发作。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雀斑 尺骨骨折 法布里病 宫颈白斑 亨廷顿病 肺隐球菌病 急性牙髓炎 难治性癫痫 巨淀粉酶血症 甲亢性皮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