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5人阅读
又吐又拉肚子疼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多生冷、辛辣或油腻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此时无须特殊用药,可通过饮用温水、热敷腹部缓解症状,暂时禁食4-6小时后逐步进食米粥等流质食物。
2、胃肠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水样便及阵发性脐周疼痛,可能伴随低热。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细菌性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
3、食物中毒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出现剧烈呕吐、腹泻伴绞痛,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需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轻症者服用盐酸小檗碱片控制感染,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急诊洗胃。
4、肠易激综合征精神紧张或肠道敏感可能诱发功能性胃肠紊乱,表现为餐后腹痛、排便后缓解的腹泻或便秘交替。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必要时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胃肠动力,配合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
5、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间歇性腹痛、稀便及营养不良,儿童可能伴随夜间磨牙。粪便检测确诊后需使用阿苯达唑片驱虫,家庭成员应同步治疗,日常注意食材彻底加热、饭前便后规范洗手。
出现呕吐腹泻时应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恢复期选择低脂低纤维饮食,如面条、蒸苹果等,避免乳制品及高糖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出现血便或高热,须立即就医排查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日常注意食材新鲜度与餐具消毒,处理生熟食需分开操作,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