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泻

3个月的宝宝母乳性腹泻怎样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腹泻引发大便带血怎么办?

新生儿腹泻引发大便带血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口服补液盐、使用益生菌制剂、局部护理及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该症状可能与喂养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或肛周损伤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确保正确含接姿势,避免过度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应检查奶粉冲泡浓度,必要时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每次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若母亲饮食中含高致敏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建议暂时回避观察。

2、补充口服补液盐

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如博叶口服补液盐散,按说明书稀释后分次喂服,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毫升液体,喂服时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给予。避免直接饮用含糖饮料或纯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失衡。

3、使用益生菌制剂

遵医嘱选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需用40℃以下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部分益生菌制剂需冷藏保存,使用前需核对储存条件。

4、局部护理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轻柔蘸干后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保护皮肤。使用超柔棉质尿布并及时更换,避免摩擦导致肛周黏膜破损加重出血。观察肛周是否有裂伤或红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就医检查

当血便呈鲜红色且量多、伴随发热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排查细菌性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或腹部超声检查,严重感染者需住院接受静脉补液及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

家长需每日记录新生儿排便次数、性状及血量变化,保持室内温度24-26℃避免腹部受凉。所有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可能致敏的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尿量减少、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大便是什么样的?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可能伴有酸臭味。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病毒主要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20次,粪便呈稀水状或蛋花样,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部分患儿粪便中可见少量黏液但无脓血。由于肠道内乳糖酶活性降低,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会产生酸臭味。病程中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体征如尿量减少、眼窝凹陷。

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可继续维持,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患儿使用的餐具、衣物需高温消毒,照顾者接触后需严格洗手。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病毒性腹泻治疗药物哪种效果好?

病毒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病毒性腹泻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水样便、腹痛、发热等症状。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保护肠黏膜;口服补液盐散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这三类药物常联合使用,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需间隔2小时服用以避免影响吸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婴幼儿,可能需要加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但须严格遵循医嘱。

治疗期间宜进食米汤、稀粥等清淡流质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小孩腹泻拉水便并且有粘液怎么办??

小孩腹泻拉水便并且有粘液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制剂、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腹泻伴粘液便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食用生冷、油腻或高糖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喂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若为母乳喂养,母亲需减少摄入可能致敏的牛奶、海鲜等食物。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服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家长需观察患儿尿量,若4小时内无排尿需立即就医。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隔毛巾热敷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缓解肠痉挛,但需避开进食后1小时内操作。若患儿出现皮肤发红或抗拒应立即停止。

4、使用益生菌制剂

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肠道菌群。益生菌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冲泡水温不超过40℃。避免与吸附剂类药物同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脱水症状,需立即就诊。细菌性肠炎可能需头孢克肟颗粒,病毒性腹泻可配合蒙脱石散。家长需保留患儿粪便样本供检测。

家长应每日记录患儿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恢复期逐渐添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低纤维辅食,避免过早摄入乳制品。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观察3天后若无改善需复诊。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吃了绿豆糕后腹泻怎么办?

小孩吃了绿豆糕后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服用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食物不耐受、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食用绿豆糕及其他高糖、高脂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摄入乳制品、豆类等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的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压力。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家长可少量多次喂服温水,每次5-10毫升,观察孩子耐受情况。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热敷腹部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儿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热敷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烫伤,家长需全程监护操作过程。

4、服用益生菌

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这些药物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腹泻症状。使用前需确认孩子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5、就医检查

若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血便、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就诊。医生可能建议进行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止泻药物,或针对感染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尿量及大便性状变化。腹泻期间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恢复期逐渐添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含果胶食物,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绿豆糕等糕点需确认新鲜度,冷藏食品应充分加热后食用。若孩子既往有食物过敏史,家长需详细记录饮食日记以便排查致敏原。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脆甲症 汞中毒 肾衰竭 急性鼻窦炎 呼吸性酸中毒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萎缩性胃炎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