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0人阅读
突然肚子疼拉肚子可能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
1、饮食不当进食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阵发性腹痛和腹泻。症状较轻时可饮用温盐水补充电解质,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若伴有呕吐或发热,需就医排除食物中毒,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等药物。
2、腹部受凉寒冷刺激会使肠蠕动加快,引发脐周绞痛和水样便。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饮用姜糖水缓解症状。若腹泻持续超过1天或出现脱水症状,建议就医检查,必要时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3、胃肠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左下腹隐痛伴黏液便。可通过腹部按摩、规律作息改善,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4、细菌性痢疾志贺菌感染会引起左下腹剧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多伴有发热。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5、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导致脐周绞痛、水样泻及低热。儿童患者需警惕脱水,家长应监测尿量并及时补充补液盐溶液。成人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配合酪酸梭菌活菌片调节肠道微生态。
出现突然腹痛腹泻时,建议暂时禁食2-4小时待症状缓解,之后从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开始逐步恢复。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和排尿量,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24小时内腹泻超过10次,须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空腹进食刺激性食物,冰箱食物需充分加热后食用,季节交替时注意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