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4人阅读
牙龈出现白点可能与口腔溃疡、牙龈炎、口腔白斑、鹅口疮或黏液腺囊肿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用药、口腔清洁或医疗干预等方式缓解。
1、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牙龈白点的常见原因,多因口腔黏膜损伤、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力下降导致。溃疡表面呈白色或黄色,周围红肿,触碰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冰硼散或西地碘含片缓解症状。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愈合。
2、牙龈炎牙龈炎由牙菌斑堆积引发,早期可能表现为牙龈局部白点或红肿。伴随刷牙出血、口臭等症状。需加强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使用甲硝唑口腔粘贴片或过氧化氢溶液含漱。定期洁牙可预防病情进展。
3、口腔白斑口腔白斑属于癌前病变,表现为牙龈或颊黏膜白色斑块,无法擦除。可能与吸烟、咀嚼槟榔等长期刺激有关。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早期可采用维A酸乳膏局部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4、鹅口疮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白点呈乳酪样斑膜,强行剥离后露出充血创面。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哺乳期需同时清洁母亲乳头以防交叉感染。
5、黏液腺囊肿黏液腺导管阻塞可形成半透明白点样囊肿,质地柔软,可能自行破裂后复发。较小囊肿可观察,反复发作或增大时需手术切除。避免咬唇等习惯可减少机械刺激。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过烫或过硬食物刺激黏膜。若白点持续两周未愈、伴随出血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就诊口腔科排查病因。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应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