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我今年12岁。两年前开始来月经。只是偶尔时间很长或很短。大多数1-2个月来一次。最近不知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牙外伤1-2级松动如何处理?

牙外伤1-2级松动可通过固定患牙、调整饮食和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

牙外伤1-2级松动属于轻度牙齿损伤,通常由外力撞击或跌倒导致牙周膜轻微损伤引起。固定患牙是首要措施,可采用牙弓夹板或树脂粘接技术将松动牙与邻牙临时固定,避免二次损伤。调整饮食需选择软质食物如粥、烂面条,避免咀嚼硬物或黏性食物。定期复查应每1-2周进行临床检查及X线评估,观察牙髓活力及牙根发育情况。若出现牙髓坏死需行根管治疗,年轻恒牙可尝试活髓保存术。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冷热敏感、咬合不适,需警惕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风险。

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二次创伤。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1-2岁血常规参考值是多少?

1-2岁儿童血常规参考值通常为白细胞计数5-12×10⁹/L,红细胞计数4.0-5.3×10¹²/L,血红蛋白110-140g/L,血小板计数100-300×10⁹/L。具体数值可能因检测仪器、实验室标准略有差异。

血常规是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基础检查项目,1-2岁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指标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反映免疫状态,该年龄段略高于成人,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占30-50%,淋巴细胞占40-60%。红细胞参数中,平均红细胞体积70-90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4-30pg,这些数值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营养性贫血。血小板计数若持续低于100×10⁹/L需警惕出血风险,高于400×10⁹/L则可能与感染或缺铁相关。采血时幼儿哭闹可能导致白细胞一过性升高,建议在安静状态下复测。静脉血检测结果较末梢血更稳定,不同医疗机构因检测方法差异可能设定略有不同的参考区间。

家长发现血常规异常时无须过度紧张,但应结合儿童饮食状况、生长发育曲线综合判断。保证铁元素摄入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适量补充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血红素的食物。避免在感冒期间进行常规体检,急性感染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准确性。定期儿童保健体检有助于建立个体化参考值基线,发现持续异常需儿科专科进一步评估造血功能。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胃一直难受很长时间了为什么?

胃一直难受很长时间可能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长期胃部不适需警惕消化系统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胃镜等检查。

1、饮食不当

长期进食辛辣刺激、生冷或油腻食物会持续损伤胃黏膜,可能伴随反酸、腹胀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避免暴饮暴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2、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紧张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胃部隐痛、食欲减退。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缓解压力,必要时需心理疏导。部分患者可能因压力诱发胃酸分泌异常,需结合抑酸药物干预。

3、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药物刺激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餐后饱胀、钝痛。确诊需依赖胃镜及呼气试验,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联合抗生素根除感染。

4、胃溃疡

胃酸侵蚀黏膜下层可形成溃疡病灶,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黑便。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严重者可能出现穿孔需手术修补。

5、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异常或内脏高反应性可能导致长期餐后不适,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可尝试多潘立酮片促进蠕动,配合腹部按摩改善症状。日常需减少产气食物摄入,保持进食后适度活动。

长期胃部不适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建议选择清蒸、炖煮等温和烹饪方式,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南瓜等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出现呕血、体重骤降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热敷上腹部缓解痉挛性疼痛,但不宜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鼻子不通气很长时间了吃什么药好?

鼻子不通气很长时间可能与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有关,可以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及鼻息肉,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可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氯雷他定片作为抗组胺药,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有效。若症状由细菌感染引起,医生可能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长期鼻塞还可能伴随头痛、嗅觉减退,需通过鼻内镜或CT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应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保持室内湿度,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缓解症状。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月经时间很长怎么办?

月经时间很长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月经时间延长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因经期失血过多导致的贫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

2、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片帮助减少出血,地屈孕酮片调节黄体功能,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整月经周期。中药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宫血宁胶囊、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

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经期延长,如直径超过5厘米的子宫肌瘤可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内膜息肉可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需注意休息,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经期延长多与气虚、血热、血瘀有关。可通过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调理气血,配合艾灸温经散寒。根据体质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如归脾汤补气摄血,清热固经汤凉血止血,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

5、心理疏导

长期月经异常可能导致焦虑情绪,可通过正念减压、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变化,避免过度关注症状。家人应给予理解支持,帮助建立积极治疗信心。

建议经期注意会阴清洁,勤换卫生用品预防感染。出血量大时需卧床休息,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若连续3个月出现经期超过10天,或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诊妇科完善超声、性激素等检查。日常可饮用红枣枸杞茶、红糖姜茶等温补饮品,但需避免过度依赖保健品。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久坐不动影响盆腔血液循环。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鼻疽 胎记 姜片虫病 皮样囊肿 肉毒中毒 1型糖尿病 特发性震颤 败血症型鼠疫 窦房传导阻滞 脑外伤后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