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荨麻疹

小孩子感冒发烧得有10来天;现在感冒好了,又染不上了荨麻疹,两天了,他反复出现又消失,现在当地输液;求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薛春龙 住院医师
河北省承德市医院
立即预约
朱义香 主治医师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支原体支气管炎是输液好还是吃药好?

支原体支气管炎可通过口服药物或输液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支原体支气管炎通常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等。

1、轻度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口服药物是首选。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片500mg/天,连续3天、克拉霉素片500mg/次,每日2次,连续7天和罗红霉素片150mg/次,每日2次,连续7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支原体繁殖,缓解症状。

2、中度治疗:对于症状较重或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输液治疗。常用输液药物包括阿奇霉素注射液500mg/天,连续3天和红霉素注射液500mg/次,每日2次,连续7天。输液治疗能够更快地达到药物浓度,缩短病程。

3、重度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口服药物和输液治疗。例如,阿奇霉素片与红霉素注射液的联合使用,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

4、个体差异:治疗选择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儿童和老年人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某些药物。

5、病情监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血常规、胸片等,评估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支原体支气管炎的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口服药物或输液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剂量和疗程,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刺激性气体,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病情恢复。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染头发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染头发可能对身体产生多种危害,包括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呼吸系统问题、致癌风险以及对头发的损伤。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是主要诱因,长期使用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1、皮肤刺激:染发剂中的氨、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可能刺激头皮,导致红肿、瘙痒或灼烧感。敏感人群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建议使用前进行皮肤测试,并选择温和型染发产品。

2、过敏反应:对苯二胺PPD是染发剂中的常见成分,可能引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症状包括皮疹、水疱、面部肿胀等,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需立即就医并停止使用染发产品。

3、呼吸系统问题:染发过程中挥发的化学气体可能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气喘或胸闷。染发时保持通风良好,佩戴口罩可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

4、致癌风险:部分染发剂中含有的芳香胺类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潜在致癌物。长期频繁染发可能增加膀胱癌、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建议减少染发频率并选择天然植物染发剂。

5、头发损伤: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会破坏头发的蛋白质结构,导致头发干燥、分叉、易断裂。染发后使用滋养型护发产品,定期修剪发梢,可帮助修复受损发质。

染发后应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菠菜等,有助于头发健康。同时,避免频繁使用高温造型工具,减少化学处理,定期进行头皮护理,保持头发清洁与滋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头皮健康,但染发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汗液刺激头皮。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怎么回事?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可能由视神经损伤、脑干病变、动眼神经麻痹、药物作用、意识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1、视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通常与外伤、炎症或肿瘤压迫有关。治疗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0.5mg/次,每日3次和维生素B1片10mg/次,每日3次进行干预,必要时需手术解除压迫。

2、脑干病变:脑干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可能影响瞳孔对光反射,常伴有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脑梗死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日1次和氯吡格雷片75mg/次,每日1次抗血小板聚集,脑出血需手术清除血肿。

3、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可能导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治疗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同时使用甲钴胺片0.5mg/次,每日3次和维生素B1片10mg/次,每日3次营养神经。

4、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可能抑制瞳孔对光反射,通常表现为双侧瞳孔散大。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可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0.5mg/次,肌注拮抗药物作用。

5、意识障碍:严重意识障碍如昏迷可能导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常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脑外伤需手术清除血肿,中毒需洗胃、使用解毒剂等。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蛋类等,适当进行眼部按摩和热敷,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充足睡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怀孕了吃药打针输液孩子还能要吗?

怀孕期间吃药、打针、输液是否影响胎儿,需根据药物类型、剂量、使用时间等因素综合评估,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怀孕期间用药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异常,但并非所有药物都有害,有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打针和输液同样需谨慎,部分药物可能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胎儿,需严格遵医嘱。

1、药物类型:不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差异较大,抗生素如青霉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对安全,但某些抗病毒药物或化疗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害。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需谨慎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中药成分复杂,部分中药如红花、麝香可能引起流产或胎儿畸形。

2、药物剂量:药物剂量越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越高。低剂量短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影响,但高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风险。例如,阿司匹林在低剂量下可用于预防妊娠高血压,但高剂量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使用时间:怀孕不同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孕早期前12周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药物影响最大。孕中期和晚期相对影响较小,但某些药物仍可能对胎儿神经系统或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4、医生指导:怀孕期间任何用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药物安全性、孕妇健康状况和胎儿发育情况综合评估。自行用药或擅自停药都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替代方案: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采用非药物治疗或安全性更高的药物替代方案。例如,轻度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休息缓解,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害的感冒药。

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如需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产检,有助于母婴健康。如已使用药物,应及时就医评估胎儿发育情况,制定后续管理方案。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对光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

对光反射消失可能由脑干损伤、严重颅内压增高、视神经损伤、中毒或昏迷等原因引起,需通过神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眼科评估等方式明确病因并治疗。对光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在于提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1、脑干损伤:脑干是控制对光反射的关键区域,损伤可能导致反射消失。常见原因包括脑出血、脑梗死或外伤。治疗需根据损伤类型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如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或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2、严重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急剧升高可压迫脑干,导致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脑水肿、脑肿瘤或脑积水。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必要时进行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

3、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受损会影响光信号传递,导致对光反射消失。可能与视神经炎、青光眼或外伤有关。治疗需针对病因,如使用甲泼尼龙治疗视神经炎,或进行视神经减压手术。

4、中毒:某些毒物如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对光反射消失。治疗需立即清除毒物,使用解毒剂如阿托品、解磷定,并进行支持治疗如血液净化。

5、昏迷:深度昏迷患者可能因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而出现对光反射消失。常见原因包括代谢性脑病、脑炎或药物过量。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抗病毒药物或进行透析。

对光反射消失的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粥、蒸鱼;适当进行被动运动如肢体按摩,以预防肌肉萎缩;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铍中毒 痉挛性斜颈 脊髓空洞症 利斯特菌病 舌系带过短 暴露性角膜炎 继发性高血压 念珠菌性甲沟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