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甲亢

你好,我是四月份确诊甲亢,在该院门诊内分泌科治疗,由于服用赛治导致肝酶升高,医生建议做碘131治疗,不

|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春燕 住院医师
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立即预约
马跃龙 主任医师
辉县市第二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丁波 主治医师
成都市德康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偏高可能是由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或其他病理状态引起,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种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1.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损伤、脑卒中、脑炎等,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释放NSE进入血液。2. 肿瘤: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恶性肿瘤可能分泌大量NSE,导致其水平升高。3. 其他病理状态:如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癫痫发作等也可能引起NSE升高。治疗方面,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1. 神经系统疾病:针对脑损伤或脑卒中,可采取神经保护药物如依达拉奉、脑细胞活化剂如胞磷胆碱,并进行康复训练。2. 肿瘤:对于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如依托泊苷、顺铂,靶向治疗如安罗替尼,放疗等是主要治疗手段。3. 其他病理状态:心脏骤停后需进行心肺复苏和脑保护治疗,癫痫发作可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定期监测NSE水平,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偏高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或肿瘤相关疾病,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是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70多天门诊可以做人流吗?
70多天门诊可以进行人流手术,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通常采用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的方式。人流手术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孕妇,超过10周需根据胎儿大小和孕妇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口服药物促使胚胎排出;手术流产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通过负压装置将胚胎吸出,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通过器械将胚胎和胎盘组织刮出。术前需进行B超检查确认妊娠周数,评估子宫和胎儿情况,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出血情况,按时复查,确保子宫恢复良好。人流手术虽为常见妇科手术,但仍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牛奶会升高血糖吗?
牛奶通常不会显著升高血糖,因为它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但需注意饮用量和搭配。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对血糖的影响略有不同,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选择低脂牛奶,并搭配高纤维食物。 1、牛奶中的主要成分是乳糖,乳糖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但这一过程较慢,不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牛奶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15-30,属于低GI食物,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2、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的营养成分略有差异。全脂牛奶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可能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而低脂牛奶脂肪含量较低,更适合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 3、饮用量对血糖的影响不容忽视。过量饮用牛奶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进而影响体重和血糖控制。建议成年人每日牛奶摄入量控制在300-500毫升。 4、饮用牛奶时搭配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可以进一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高纤维食物能延缓食物消化吸收,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5、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牛奶时,应注意避免添加糖的调味牛奶,如巧克力牛奶、草莓牛奶等。这些产品含有较高的糖分,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6、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或植物奶如杏仁奶、豆奶作为替代品。这些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 7、餐后血糖监测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饮用牛奶后进行血糖监测,可以了解个体对牛奶的反应,调整摄入量和饮用时间。 8、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代谢。饮用牛奶后,可以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帮助稳定血糖。 9、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压力过大,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规律的作息和放松的心态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牛奶对血糖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异,适量饮用低脂牛奶并搭配高纤维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环境温度高会导致体温升高吗?
环境温度高确实会导致体温升高,但人体会通过出汗、扩张血管等方式调节体温,避免过热。若环境温度过高或调节机制失效,可能引发中暑等健康问题,需及时降温、补充水分。 1、环境温度高如何导致体温升高 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约37℃时,人体会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导致体温上升。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能力受限,体温调节系统负担加重,可能导致体温异常升高。 2、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 人体主要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来散热。汗液蒸发时带走热量,皮肤血管扩张则增加血流量,帮助热量散发。这些机制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运作,但若环境湿度过高或身体缺水,散热效率会下降。 3、高温环境下的健康风险 持续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症状包括头晕、恶心、皮肤干燥或大量出汗。严重时可能出现热射病,体温超过40℃,伴随意识模糊、抽搐,需紧急就医。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易受影响。 4、如何预防体温过高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使用遮阳工具。及时补充水分,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保持空气流通。运动时选择凉爽时段,注意休息。 5、体温升高时的应对措施 若出现体温升高症状,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额头、腋下等部位。饮用凉水或含盐饮品,避免酒精和咖啡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意识模糊、呕吐,需尽快就医。 环境温度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应对,可以有效避免健康风险。保持警惕,采取科学降温措施,是应对高温环境的关键。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夜间血压升高怎么办?
夜间血压升高可能与睡眠障碍、药物作用或心血管疾病有关,需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来管理。改善睡眠质量、调整用药时间、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是有效的干预措施。 1、改善睡眠质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夜间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建议通过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减轻体重和避免仰卧睡姿来改善。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保持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调整用药时间。某些降压药物在夜间效果减弱,导致血压升高。医生可能会建议将药物服用时间调整至傍晚或睡前,如将氨氯地平、氯沙坦或氢氯噻嗪的服用时间改为晚上,以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 3、控制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波动,建议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1500毫克以下,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和土豆。避免晚餐过晚或过量,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稳定夜间血压。 4、适当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降低整体血压水平。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瑜伽和冥想等放松训练也能帮助缓解压力,减少夜间血压波动。 5、定期监测血压。家庭血压监测是管理夜间血压的重要工具,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数据并与医生分享。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以更全面地评估24小时血压变化,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夜间血压升高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改善睡眠、调整用药、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能够显著改善夜间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色盲 火激红斑 黄斑裂孔 睡眠障碍 肺放线菌病 淋球菌感染 结节性血管炎 老年性黄斑变性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