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肚子隐隐约约痛一个星期了,刚开始痛的几天有点像痛经的那种痛,这两天痛就是想上厕所的痛,大便干燥,有时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兴志 住院医师
冠县中医院
立即预约
张蔚 住院医师
内乡县七里坪乡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孕妇大便干燥拉不出来怎么办?

孕妇大便干燥拉不出来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适度运动、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激素变化、子宫压迫肠道、膳食纤维不足、水分缺乏、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能有效改善便秘,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选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以及高纤维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推荐火龙果、猕猴桃等富含果胶的种类,果胶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避免精制米面及高脂肪食物,这类食物会延缓胃肠蠕动。

2、增加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2升,晨起空腹饮用温水可刺激肠蠕动。水分不足会导致肠道吸收粪便水分,造成大便干结。可观察尿液颜色判断水分是否充足,淡黄色为理想状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3、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能促进肠道蠕动。运动时腹肌收缩可对肠道产生按摩作用,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避免久坐久卧,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出现宫缩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4、规律排便习惯:

建立定时排便反射,选择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如厕。采取蹲姿或使用脚凳抬高膝盖,该姿势更符合生理排便角度。每次如厕不超过10分钟,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痔疮。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再向左下按摩。

5、必要时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乳果糖、小麦纤维素等缓泻剂,这类药物不被肠道吸收安全性较高。开塞露等外用制剂可临时使用,但不宜长期依赖。禁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可能引发子宫收缩。若伴随腹痛、便血或超过3天未排便需及时就医。

孕妇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发酵食品维护肠道菌群平衡,避免摄入过多精加工食品。适当食用芝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其中的油脂成分能润滑肠道。保持良好心态,精神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消化功能。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肠道的压迫,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便秘仍持续加重,需到产科或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孕十周肚子隐隐约约疼怎么回事?

孕十周肚子隐隐作痛可能由子宫增大、韧带牵拉、胃肠功能紊乱、先兆流产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子宫增大:

怀孕十周时子宫快速扩张可能引起轻微牵扯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子宫体积增大,圆韧带受到牵拉会产生类似月经期的隐痛感,这种疼痛通常呈间歇性且位置不固定。建议采取侧卧位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托腹带减轻韧带压力。

2、韧带牵拉:

子宫圆韧带随孕周增加逐渐伸展,在体位改变或咳嗽时可能出现瞬间锐痛。这种疼痛多出现在下腹两侧,持续时间较短。日常应注意动作轻柔,起床时先侧身再用手支撑起身,避免直接仰卧起坐。适当热敷可缓解肌肉紧张,但温度不宜超过40度。

3、胃肠功能紊乱: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减缓肠道蠕动,可能引发胀气、便秘导致的腹部不适。疼痛多伴有肠鸣音亢进或排便习惯改变。建议少量多餐,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适量饮用温水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先兆流产:

持续加重的下腹坠痛伴随阴道出血需警惕先兆流产。这种疼痛通常位于下腹正中,呈阵发性加剧,可能伴有腰骶部酸胀。建议立即卧床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活动,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和孕酮水平检测。医生可能会开具黄体酮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

5、泌尿系统感染:

孕期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尿路感染,表现为下腹隐痛伴尿频尿急。疼痛多位于耻骨上方,排尿时可能加重。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认,头孢类抗生素相对安全。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憋尿。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温和运动,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腹部压迫。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适量食用核桃、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出现持续疼痛、出血、发热或排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定期产检时详细向医生描述疼痛特点和发作规律,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异常。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女性同房后想上厕所是怎么回事?

女性同房后想上厕所通常与生理刺激、泌尿系统反应等因素有关,可能由尿道受压、膀胱敏感、尿路感染、激素变化、盆底肌松弛等原因引起。

1、尿道受压:

性生活过程中可能因体位变化导致尿道暂时受压,刺激膀胱产生尿意。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排尿后不适感会自然消失。建议同房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

2、膀胱敏感:

性兴奋时盆腔充血可能刺激膀胱壁神经,引发尿频尿急感。这种敏感反应多为一过性,可通过排尿缓解。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

3、尿路感染:

同房后尿意频繁可能提示尿路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感染时多伴有排尿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需根据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4、激素变化: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膀胱功能,黄体期更易出现尿频。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下降,尿道黏膜变薄也易产生尿意。可适当补充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

5、盆底肌松弛:

分娩或年龄增长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性生活时更易刺激膀胱。建议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如每天3组提肛运动,每组15次收缩保持5秒。

日常应注意同房前后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但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饮食可多摄入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物。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发热、血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间质性膀胱炎等疾病。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儿童大便干燥像羊屎蛋怎么回事?

儿童大便干燥像羊屎蛋可能由饮食纤维不足、水分摄入过少、肠道菌群失衡、排便习惯不良、病理性便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补充益生菌、建立规律排便、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饮食纤维不足: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儿童若长期摄入精制米面、肉类过多而蔬果不足,会导致粪便体积缩小、硬度增加。建议每日增加南瓜、红薯、燕麦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搭配苹果、梨等水果补充果胶类物质。

2、水分摄入过少:

体液不足会使结肠过度吸收水分,造成粪便干结。学龄前儿童每日需饮水800-1000毫升,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佳判断补水是否充足。夏季或运动后应额外补充温水、淡汤等液体。

3、肠道菌群失衡: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高糖饮食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影响食物分解效率。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呈颗粒状。可适当食用无糖酸奶、发酵乳制品补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4、排便习惯不良:

抑制便意或如厕姿势不当会导致直肠敏感性降低。建议固定早餐后15分钟让儿童使用脚凳保持蹲姿尝试排便,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避免久坐用力造成肛裂。

5、病理性便秘:

可能与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常伴随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若调整生活方式无效或出现血便、体重下降,需进行肛门指诊、钡剂灌肠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渗透性泻药。

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儿童腹部促进肠蠕动,选择全谷物替代精白米面,将西梅、火龙果等润肠水果作为加餐。避免过量摄入香蕉、浓茶等收敛性食物。鼓励每日进行跳绳、踢球等跳跃运动刺激肠道活动,学龄儿童建议保持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持续两周未改善或伴随呕吐、发热需及时就诊。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孕前期肚子隐隐约约疼怎么回事?

孕前期肚子隐隐作痛可能由激素变化、子宫增大、胃肠功能紊乱、先兆流产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

怀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松弛子宫韧带,可能引起下腹牵拉性隐痛。这种生理性疼痛通常轻微且间歇性,无需特殊处理,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并采取侧卧位休息。

2、子宫增大:

妊娠早期子宫逐渐扩张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类似月经期的坠胀感。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若伴随出血需立即就医排除异常妊娠。

3、胃肠功能紊乱:

孕激素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腹胀、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南瓜,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

4、先兆流产:

持续腹痛伴随阴道出血或腰酸可能提示先兆流产,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和孕酮检测。医生可能开具黄体酮等保胎药物,绝对卧床休息是关键治疗措施。

5、泌尿系统感染:

孕期免疫力下降易引发膀胱炎或肾盂肾炎,表现为下腹隐痛伴尿频尿急。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类等孕期安全抗生素治疗。

孕早期出现腹痛应注意记录疼痛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适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苹果预防便秘。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温和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轻腹部压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阴道流血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前往产科急诊。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品他病 颈部扭伤 胎膜早破 颗粒细胞瘤 慢性鼻咽炎 窦房传导阻滞 厚皮性骨膜病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胃粘膜病变 脑外伤后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