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心理科 > 心理障碍

我内心很害怕去工作,可是生活又逼的我不得不去工作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洪生 主治医师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精神病防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牙齿矫正前的准备工作?

牙齿矫正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口腔检查、牙齿清洁、拍摄X光片、制定矫正方案和心理准备。这些步骤有助于确保矫正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效果的达成。

1、口腔检查:在开始矫正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评估牙齿和牙龈的健康状况。医生会检查是否存在龋齿、牙周病等问题,并在矫正前进行治疗。确保口腔健康是矫正成功的基础,避免因口腔问题影响矫正效果。

2、牙齿清洁:矫正前需进行专业的牙齿清洁,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清洁后牙齿表面更加光滑,便于矫正器的粘接和调整。定期清洁还能减少矫正过程中牙龈炎症的发生,保持口腔卫生。

3、拍摄X光片:通过拍摄X光片,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牙齿的排列、牙根的位置以及颌骨的结构。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确保矫正器能够精确作用于需要调整的牙齿,提高矫正效果。

4、制定矫正方案: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详细的矫正方案,包括矫正器的选择、矫正时间和预期效果。患者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矫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感,做好心理准备。

5、心理准备:矫正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患者需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矫正期间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有助于顺利完成矫正过程。

在牙齿矫正前,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硬、过粘的食物,减少对牙齿和矫正器的损伤。适当进行口腔肌肉锻炼,如咀嚼口香糖,有助于增强口腔肌肉力量,促进矫正效果。矫正期间定期复诊,及时调整矫正器,确保矫正过程顺利进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清洁牙齿,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痔疮外翻回不去怎么办?

痔疮外翻回不去可通过温水坐浴、手法复位、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痔疮外翻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分娩、肛门括约肌松弛、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

1、温水坐浴:每天用温水坐浴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可缓解肛门周围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痔疮自然回缩。坐浴后可涂抹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或肛泰软膏,每日2-3次。

2、手法复位:清洁双手后,用指腹轻轻按压外翻的痔疮,缓慢推回肛门内。复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疼痛或损伤。复位后可涂抹痔疮膏,如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

3、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每日2次,每次500mg,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外用药物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日2-3次,可缓解疼痛和瘙痒。严重时可使用痔疮栓,如麝香痔疮栓,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

4、手术修复:对于反复外翻或无法复位的痔疮,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痔疮切除术和PPH手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手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5、生活习惯调整: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保持大便通畅,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菠菜,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痔疮外翻回不去时,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每周至少5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肛门周围肌肉力量。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全麦面包、糙米、胡萝卜,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5g,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压力。同时,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抑郁症工作不了怎么办?

抑郁症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调整工作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创伤、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改善情绪和行为。正念疗法MBCT也被证明能有效预防抑郁复发,通过培养专注力和接纳能力,减少情绪波动。

2、药物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50mg/天、氟西汀20mg/天是常用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症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度洛西汀60mg/天也常用于治疗伴有明显疲劳和疼痛的抑郁症患者。

3、调整工作环境:与雇主沟通,争取灵活的工作时间或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压力。申请远程办公或调整工作岗位,创造更适合自身状态的工作条件,避免因环境因素加重抑郁症状。

4、改善生活方式: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进行适度运动,如每周3次30分钟的快走或瑜伽,有助于改善情绪和提升精力。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活乐趣,缓解心理压力。

5、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感受和困扰,获得情感支持。加入抑郁症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饮食方面,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改善脑部功能。运动方面,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护理方面,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精神病不去医院治怎么办?

精神病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支持、社会康复、自我管理等方式治疗。精神病通常由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环境压力、心理创伤、物质滥用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精神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精神分析疗法通过探索潜意识冲突缓解症状,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精神病症状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适用于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用于缓解焦虑症状。

3、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在精神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家属应了解疾病知识,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帮助。家属可通过参加家庭治疗、学习沟通技巧、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4、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包括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社区支持等。职业康复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社区支持提供长期照护和资源链接。

5、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精神病患者长期康复的关键,患者应学习疾病管理技能,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诱发因素。患者可通过记录症状、制定应对计划、参加自助小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复发风险。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鱼类、坚果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运动方面,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有助于缓解症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护理方面,家属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情感支持,定期陪同患者复诊,确保治疗方案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40岁得了脑梗可以工作吗?

40岁得了脑梗后能否工作需根据恢复情况、症状严重程度及工作性质综合评估。脑梗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生活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脑梗通常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引起。

1、康复训练:脑梗后康复训练对恢复至关重要。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能力、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逐步增加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脑梗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以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天、氯吡格雷片75mg/天。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

3、心理疏导:脑梗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增强康复信心。可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可服用抗抑郁药物。

4、生活调整:脑梗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5、定期复查:脑梗患者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复查项目包括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头颅CT或MRI等。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脑梗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垂体腺瘤 黄体囊肿 膜性肾病 硫化氢中毒 裂头绦虫病 染色体异常 颈总动脉裂伤 扁桃体恶性肿瘤 皮肤淋巴细胞瘤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