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大腿两内侧晚上很痒,阴囊上也特别痒,白天不觉得,十个手指间有皮疹!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席少林 住院医师
卢氏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刘希翠 住院医师
山东龙矿中心医院洼里分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十个多月的宝宝发烧怎么办?

十个多月的宝宝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环境因素、出牙期不适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防止皮肤刺激或寒战。可适当减少衣物包裹,保持室温在24-26℃。退热贴可辅助用于额头降温,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2、补充水分:

发烧会增加体液流失,需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母乳或配方奶。大月龄婴儿可适量饮用稀释的苹果汁。观察排尿情况,若4-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口服补液盐适用于腹泻伴随发热的情况,能有效补充电解质。

3、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滴剂等。给药前需核对剂量标准,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阿司匹林禁用于婴幼儿。

4、观察症状:

监测体温变化频率,每2-4小时测量一次。注意是否出现皮疹、抽搐、呕吐、嗜睡等伴随症状。记录发热持续时间,若持续超过72小时需重视。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异常哭闹或反应迟钝都需及时干预。

5、及时就医:

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诊。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囟门凸起等危险症状时应急诊处理。血便、尿量明显减少或皮肤瘀斑提示严重感染可能。反复发热或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者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发热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等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增加代谢负担。适当进行温水浴有助于散热,但需控制室温防止受凉。密切观察体温曲线变化,记录用药时间和效果,就医时携带详细记录供医生参考。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照料者接触宝宝前后需规范洗手。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痤疮样皮疹有什么要注意的?

痤疮样皮疹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刺激、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及时就医。痤疮样皮疹的处理涉及日常护理与医疗干预结合,主要与毛囊角化异常、皮脂分泌过剩、细菌感染、激素水平波动及外界刺激等因素相关。

1、皮肤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的弱酸性洁面产品清洁患处,水温控制在35℃左右,避免过度揉搓。清洁后及时用干净毛巾按压吸干水分,而非擦拭。油性皮肤者可选择含锌或水杨酸成分的控油洁面产品,但每日使用不超过2次,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2、避免刺激:

禁止用手挤压皮疹,以免加重炎症或遗留色素沉着。减少化妆品使用,必须化妆时选择无油配方的矿物底妆。物理防晒优先于化学防晒,外出时佩戴遮阳帽。接触面部前需清洁双手,枕巾每周更换2-3次。

3、饮食调整:

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如奶茶、巧克力等升糖指数大于70的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以及含锌的牡蛎、南瓜籽摄入。乳制品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00毫升以内,发酵乳制品优于鲜奶。

4、合理用药:

轻中度皮疹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调节角化,过氧化苯甲酰制剂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中重度炎症需联合使用抗生素类药膏,顽固性结节可考虑皮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所有外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购药。

5、及时就医:

出现大面积脓疱、皮下硬结或伴发热时需立即就诊。女性突发痤疮伴月经紊乱应检查激素水平。长期使用抗生素无效者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瘢痕体质者早期干预可预防增生性瘢痕形成。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皮脂分泌周期,建议23点前入睡。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心理压力过大会通过神经肽P物质加剧炎症,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治疗期间每月拍摄患处照片便于对比疗效,避免频繁更换治疗方案。皮疹消退后继续维持治疗3-6个月可降低复发率。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十个月宝宝喂的辅食有哪些?

十个月宝宝可添加的辅食主要有稠粥、碎菜碎肉、鸡蛋羹、软烂面条和水果泥。

1、稠粥:

选择大米、小米等谷物熬煮成糊状,可逐渐增加稠度锻炼咀嚼能力。初次添加应从单一谷物开始,观察3-5天无过敏反应后再混合其他食材。建议搭配南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增加营养密度。

2、碎菜碎肉:

将煮熟的西兰花、菠菜等绿叶菜剁碎,鸡肉、鱼肉等白肉搅打成蓉。肉类需彻底去骨去皮,初期每次添加不超过20克。蔬菜与肉类的组合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3、鸡蛋羹:

取蛋黄蒸制成嫩滑蛋羹,蛋白需延后至12个月添加。蛋黄富含卵磷脂和胆碱,有助于大脑发育。制作时可加入少量配方奶或骨汤提升口感,避免添加盐分。

4、软烂面条:

选用婴幼儿专用无盐面条,煮至筷子可轻易夹断的程度。可拌入芝麻酱、番茄泥等低敏调味料,面条长度建议控制在2-3厘米以防噎食。每周提供2-3次补充碳水化合物。

5、水果泥:

苹果、香蕉等低敏水果蒸熟后压成泥状,保留部分颗粒感锻炼口腔肌肉。避免芒果、菠萝等易致敏水果,每次添加新品类需间隔3天观察耐受情况。水果泥宜在两餐之间作为点心补充维生素。

辅食添加需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每日安排2-3次辅食喂养,奶量仍需保持600-800毫升。注意观察排便状况和皮肤反应,出现腹泻或皮疹应暂停新食材。烹饪过程保持器具清洁,避免煎炸、腌制等重口味加工方式。可让宝宝参与抓握进食,培养自主进食兴趣的同时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血糖是测指间血还是静脉血?

血糖检测可通过指间血或静脉血完成,两种方式各有适用场景。指间血检测便捷快速适合日常监测,静脉血检测结果更精确常用于医疗诊断,选择依据主要有检测目的、操作便捷性、结果准确性、设备条件、医疗规范五个因素。

1、检测目的:

指间血检测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管理,可随时操作便于调整饮食或用药。静脉血检测多用于医院确诊糖尿病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病历作为医疗依据。

2、操作便捷性:

指间采血只需刺破指尖毛细血管,使用便携式血糖仪1分钟内出结果,适合家庭自测。静脉采血需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涉及消毒、扎止血带、抽取血液等流程,通常需在医院完成。

3、结果准确性:

静脉血检测通过实验室分析仪处理,误差范围控制在±3%内,是血糖诊断的金标准。指间血检测受温度、采血手法、试纸质量等因素影响,误差可能达±15%,但连续监测趋势仍具参考价值。

4、设备条件:

指间血检测依赖血糖仪和配套试纸,设备成本低且便于携带。静脉血检测需要离心机、生化分析仪等大型设备,仅医疗机构具备检测条件。

5、医疗规范:

医学指南规定糖尿病确诊必须通过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需静脉采血,而指间血检测结果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建议普通人群年度体检采用静脉血检测全面评估血糖状况,糖尿病患者可在家用指间血监测配合定期医院复查。采血前需清洁皮肤避免污染,冬季保持手部温暖促进血液循环。检测后记录结果变化曲线,发现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维持血糖稳定。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梅毒疹与一般皮疹如何区别?

梅毒疹与一般皮疹可通过发病特征、分布规律、伴随症状、病程进展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分。梅毒疹具有无痛痒感、对称分布、铜红色丘疹等特点,而普通皮疹多伴随瘙痒、形态多样且病因明确。

1、发病特征:

梅毒疹通常表现为无痛无痒的铜红色斑丘疹,表面光滑无鳞屑,按压可褪色。二期梅毒疹可能出现特征性掌跖部位脱屑性红斑。普通皮疹如过敏性皮炎多伴有剧烈瘙痒,湿疹可见渗出性皮损,病毒性皮疹常为簇集性水疱。

2、分布规律:

梅毒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及掌跖部位,皮疹形态高度一致。一般皮疹分布无特定规律,接触性皮炎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带状疱疹沿神经节段单侧分布,荨麻疹可全身游走性出现。

3、伴随症状:

梅毒疹患者常伴发全身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斑、脱发等二期梅毒特征表现。普通皮疹根据病因不同伴随症状各异,如药疹多有用药史伴发热,玫瑰糠疹前期可出现母斑,银屑病可见甲板点状凹陷。

4、病程进展:

梅毒疹发展缓慢,未经治疗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皮疹可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发作。急性荨麻疹多在24小时内消退,病毒疹随病程自愈,而湿疹等慢性皮疹会长期迁延。

5、实验室检查: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可确诊梅毒感染。普通皮疹需根据情况选择过敏原检测、真菌镜检或皮肤活检等检查手段。

日常需注意观察皮疹变化特征,避免搔抓皮损。梅毒疹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青霉素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普通皮疹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致敏原,病毒性皮疹需做好隔离防护。无论何种皮疹持续不愈或伴随全身症状,均需及时至皮肤科进行专业鉴别诊断。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斑秃 肺大泡 克山病 片吸虫病 孢子丝菌病 食管裂孔疝 肾病综合征 肱骨内上髁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