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52人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有氧运动、平衡协调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式进行功能锻炼,需根据病情调整强度。
1、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缓慢的屈伸、旋转等动作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手指可做对指、握拳练习,膝关节建议坐位伸屈运动,每日重复10-15次。急性期需减少幅度,避免疼痛加重。水中浮力训练能减轻关节负荷,适合中重度关节肿胀患者。
2、肌力强化训练采用等长收缩方式增强肌肉力量,如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膝盖下压毛巾)、握力球训练等。每周3-5次,每次收缩保持5-10秒。阻力带训练可逐步增加强度,但需避免关节过度负重。肌肉力量增强有助于稳定病变关节。
3、有氧运动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固定自行车,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水温建议28-32℃以缓解晨僵。陆地运动可穿减震鞋进行快走,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拉伸,避免长时间跑跳等高强度活动。
4、平衡协调训练单腿站立、脚跟脚尖行走等练习可改善本体感觉,降低跌倒风险。建议扶墙或椅背辅助,每次训练5-10分钟。瑜伽改良动作如树式、猫牛式能增强核心肌群协调性,但需避免关节过度屈曲。
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使用粗柄餐具、长柄取物器等辅助工具减轻小关节负担。练习扣纽扣、拧瓶盖等精细动作时配合热敷。建议采用推车代替手提重物,坐位淋浴时使用防滑垫。职业治疗师可指导个性化生活功能重建方案。
功能锻炼需在风湿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计划。急性发作期应减少运动量,以关节保护为主。锻炼前后可配合热敷或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疼痛。日常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增加深海鱼、橄榄油等抗炎食物摄入,保持BMI在18.5-24之间以减轻关节压力。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关节超声评估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