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72人阅读
脸部过敏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脸部过敏性皮炎通常由化妆品成分、花粉尘螨、紫外线刺激、药物反应、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立即停用可疑的化妆品或护肤品,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清洁产品。日常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致敏物,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防护。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具体致敏物质。
2、冷敷缓解用4-6℃的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灼热感,但需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敷后及时涂抹医用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
3、外用药物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眼周等薄嫩部位。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4、口服药物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较轻。泛发皮损者可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对伴有呼吸道过敏症状者效果显著。
5、光疗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窄谱UVB治疗,每周2-3次,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光疗能调节局部免疫反应,但治疗期间须严格防晒。光敏感者禁用,治疗前后需评估皮肤癌变风险。
日常选用pH值5.5左右的氨基酸洁面,洁面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过度清洁和去角质行为,防晒选择物理防晒剂如二氧化钛。发作期忌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作息规律有助于降低复发概率。若出现渗出、脓疱等感染征象或皮损持续加重,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