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78人阅读
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主要有呕血、黑便、贫血、乏力、腹部不适等。慢性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炎、肿瘤、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呕血呕血是慢性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之一,血液可能呈现鲜红色或咖啡渣样。呕血通常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如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患者可能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控制胃酸,严重时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
2、黑便黑便表现为柏油样大便,是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后的结果。黑便多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但也可能源于小肠出血。长期黑便可能导致铁丢失过多,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完善胃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治疗包括口服硫酸亚铁片纠正贫血,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或手术止血。
3、贫血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相关。患者需检测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治疗包括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同时积极控制出血源。严重贫血可能需输血支持。
4、乏力乏力是慢性失血的常见伴随症状,与贫血导致的组织缺氧有关。患者可能感到异常疲倦、活动耐力下降。除治疗原发病外,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5、腹部不适腹部隐痛、胀满感可能与出血病灶刺激或贫血相关。疼痛性质与部位有助于判断出血来源,如十二指肠溃疡多表现为饥饿痛。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可遵医嘱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保护黏膜,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症状。
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硬、过热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日常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全身症状变化,按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胃肠镜。若出现呕血加重、晕厥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