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52人阅读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通常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遗传因素、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反复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
1、生活方式调整戒酒是慢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措施,酒精会加重胰腺损伤。患者需严格避免高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吸烟者应戒烟,吸烟会加速胰腺功能恶化。营养不良患者可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同时监测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
2、药物治疗疼痛管理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曲马多缓释片,严重疼痛可能需要阿米替林片等三环类抗抑郁药。胰酶替代治疗常用胰酶肠溶胶囊或复方胰酶片,需餐中服用。合并糖尿病者需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软胶囊可能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内镜治疗对于主胰管狭窄或结石导致的梗阻性疼痛,可行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术。内镜下取石术适用于胰管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的情况。反复发作的胰腺假性囊肿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引流术。内镜治疗创伤小但可能需要多次操作,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4、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或并发症需考虑手术。胰管空肠吻合术适用于胰管扩张患者,可缓解疼痛并保留胰腺功能。胰腺部分切除术用于局限性病变,全胰切除术仅作为最后选择。手术风险包括术后糖尿病、消化吸收不良等,需终身补充胰酶和胰岛素。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及营养状态。
5、并发症管理胰腺假性囊肿大于6厘米或持续增大需引流。胆道梗阻可行内镜下支架置入或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梗阻需胃肠吻合术。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需血管介入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软胶囊。定期随访监测胰腺功能和癌变风险至关重要。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腹部CT或MRI评估病情变化。日常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D3软胶囊和维生素E软胶囊。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腹痛、黄疸、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