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69人阅读
肺源性心脏病加重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负荷持续增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利尿剂应用、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方式干预。
1. 呼吸道感染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侵袭导致支气管痉挛和缺氧加重,表现为咳嗽咳痰加剧、发热。需进行痰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莫西沙星。
2. 肺动脉高压长期缺氧使肺血管重构,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使用西地那非、波生坦等靶向药物降低肺动脉压。
3. 右心衰竭持续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出现下肢水肿、腹胀等症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联合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减轻容量负荷。
4. 电解质失衡长期利尿治疗可能引发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血电解质,及时补充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等制剂。
患者应坚持家庭氧疗,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避免受凉感冒,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