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4人阅读
频发性室性早搏可能由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控制、射频消融术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性心律失常病史,可能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建议定期心电监测,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美托洛尔、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精神压力长期焦虑或睡眠不足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诱发早搏。需通过心理疏导、冥想放松改善,无须药物干预即可缓解。
3、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可影响心肌电活动。伴随乏力、肌痉挛等症状时需检测电解质,口服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补充剂,同时增加香蕉、深绿色蔬菜摄入。
4、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因心肌供血不足易发早搏,常伴胸痛、气促。需行冠脉造影评估,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改善血流,严重者需支架植入。
日常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出现心悸加重时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