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2人阅读
心脏偏大不一定是心脏病,但可能是心脏病的表现之一。心脏偏大通常由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检查结果判断。
心脏偏大在医学上称为心脏肥大,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心脏肥大常见于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心脏肌肉适应性增厚以增强泵血功能,通常无须治疗。病理性心脏肥大则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心脏瓣膜病变如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心房或心室扩张。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腔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因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可导致心脏扩大。
诊断心脏偏大需通过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心电图可发现心室肥厚相关改变,冠脉造影有助于排除缺血性心脏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心脏瓣膜病严重者可能需行二尖瓣成形术。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出现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心内科。
日常需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饮食宜低脂低盐,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遵医嘱服用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时需定期复查电解质。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心脏超声复查,动态观察心脏大小及功能变化。若确诊为病理性心脏扩大,应严格遵循治疗方案以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